索引號 | 000014349/2024-00606 | 主題分類 | 環境監測、保護與治理 |
成文日期 | 2024-06-17 | 發布日期 | 2024-06-17 |
發文機關 | 政府辦公室 | 關鍵詞 | |
發文字號 | 滕政辦發〔2024〕14號 | 有效性 | 有效 |
滕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于印發《滕州市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與監督
指導試點工作方案》的通知
滕政辦發〔2024〕14號
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市政府有關部門:
《滕州市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與監督指導試點工作方案》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滕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4年6月17日
目錄
前言?
第一章總體思路?
1.1指導思想?
1.2基本原則?
1.3主要目標?
1.4實施范圍與時限?
第二章現狀基礎?
2.1試點區概況
2.2工作基礎?
2.3存在的主要問題?
第三章技術路線與試點區選擇?
3.1技術路線?
3.2試點區域選擇?
第四章主要任務?
4.1農業面源污染調查?
4.2農業面源污染監測?
4.3農業面源污染負荷評估?
4.4農業面源污染治理
4.5農業面源污染防治績效評估?
第五章重大工程?
第六章資金測算?
6.1資金需求?
6.2資金籌措?
第七章進度安排?
第八章保障措施?
8.1加強組織領導?
8.2明確任務分工?
8.3加大資金投入?
8.4強化監督考核?
8.5建立多元共治?
第九章預期成果?
前言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決策部署和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工作要求,全面落實生態環境部辦公廳農業農村部辦公廳《農業面源污理與監督指導實施方案(試行)》(環辦土壤〔2021〕8號),按照《關于同意開展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與監督指導試點的通知》(環辦土壤函〔2021〕507號)、《全國農業面源污染監測評估實施方案(2022—2025年)》、《山東省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與監督指導試點工作方案》工作部署,結合滕州市農業現代化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實際需要,加強我市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和監督指導頂層設計,編制本工作方案。
第一章總體思路
1.1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以釘釘子精神推進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滕州市為魯南地區典型的種植業面源、畜禽養殖污染面源污染治理典型示范區,緊緊圍繞水生態環境保護和水質改善最終目標,根據農業生產強度和水質改善需求,確定試點區域,在試點區域綜合實施“調查監測—負荷評估—面源防治—績效評估”,全面摸清農業源氮、磷污染物產排現狀,提升農業面源污染長期監測和負荷評估能力,識別面源污染優先治理區域和治理對象,厘清污染源頭和主要職責,因地制宜開展“源頭減量—循環利用—過程控制—末端治理”等措施,探索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技術模式,有效降低界河、北沙河、城郭河入湖農業面源污染負荷,實現農業面源污染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
1.2基本原則
問題導向、突出重點。從滕州市地表水文、水質狀況和突出問題入手,以種植業、養殖業產排污強度特征為主要治理和監督指導依據,研判重點試點區域,夯實農業面源污染物產排情況調查和入水體通量監測能力,完善化肥農藥使用量調查核算,科學評估農業面源氮、磷污染物環境影響,根據典型小流域地形地貌、氣象水文等實際,識別重點治理類型和重點村鎮,確定農業面源污染優先治理區域和任務清單,形成農業面源治理和監督指導工作方案。
統籌推進、綜合治理。建立治理和監督指導協同推進、污染防控和源頭減排齊抓共管的農業面源污染治理體系。統籌農業面源調查監測、負荷評估、污染治理和績效評估等重點工作,強化“源頭減量-循環利用-過程管控-末端治理”系統設計,以化肥、農藥減量和規模以下畜禽養殖業、淡水水產養殖業污染治理為重點內容,防控農業面源污染對河流水生態環境影響,不斷強化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和監督管理。
加強監管、強化考核。整合現有地表水自動和手動監測網點,增設長期監測站點,探索遙感、無人機等監測技術手段,建立農業面源污染長期監測網絡,全面提升農業面源污染監測和監管能力;根據地表水環境監測結果和治理措施落實情況,針對不同類型農業面源污染,科學評估污染治理措施成效,制定績效考核評價辦法,將面源治理和監督指導納入縣級和鎮政府年度工作績效考核。
落實責任,形成合力。建立縣級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與監督指導試點工作推進小組,明確有關部門職責,加強各有關部門協同聯動,建立責權分明、部門協作、監管有效的工作推進機制,壓實各鎮具體實施職責;發揮試點區域各村組參與、協助角色效能,廣泛調動農業產業鏈主體和社會各界積極性,推動政府、農業社會化服務機構、農戶等多元主體合作共治。
1.3主要目標
到2025年,初步建成農業面源污染監測網絡,初步建立治理與監督指導績效評估方法,農業面源監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農業綠色生產方式初步形成,肥料結構顯著優化,定量灌溉機制逐步形成,畜禽養殖糞污資源化利用水平切實提升,水產養殖得到全面規范,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農業面源治理技術模式;全面落實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和監督指導的法律法規和政策,面源治理技術規范持續完善,滕州市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和監督指導工作機制基本建立。
試點區域治理目標:進一步提升畜禽養殖專業戶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到90%以上;畜禽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和畜禽規模養殖場糞污資源化利用臺賬建設率達到100%;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90%;單位耕地面積化肥施用量下降6%(相較2020 年);單位耕地面積農藥使用量下降10%(相較2020年);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5%以上;農膜回收率達92%左右;農業面源監測點位水質情況達到國家要求。
1.4實施范圍與時限
根據《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與監督指導實施方案(試行)》(環辦土壤〔2021〕8號),本工作所涉及治理與監督指導范圍限于由種植業、畜禽養殖業和水產養殖業引起的農業面源污染。
滕州市是傳統農業大縣,種植業發達,畜禽規模養殖場眾多,面源污染突出,“十四五”期間,本著“重點區域先行先試”原則,選擇農業生產強度大、水質改善需求迫切的重點流域作為試點區域,本方案確定界河流域、北沙河流域及城郭河流域作為混合型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典型區,涉及界河鎮、大塢鎮、濱湖鎮、龍陽鎮、姜屯鎮、級索鎮和西崗鎮。在試點區域基礎上,待面源污染防治與監督指導技術與政策體系成熟后,可適時推廣到棗莊市其他區。
第二章現狀基礎
2.1試點區概況
滕州市位于山東省南部,地處北緯34°50′至35°17′、東經116°49′至117°24′之間。東鄰棗莊市山亭區,南鄰棗莊市薛城區,西瀕微山湖、接濟寧市微山縣,北鄰濟寧市鄒城市。市境東西45公里,南北46公里,面積1495.14平方公里。滕州市是連結魯南與蘇北的門戶地區,經濟實力雄厚、資源物產富集、文化底蘊深厚、生態本底突出,是山東省人口最多的縣級市,全國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百強縣,全國機械工業產業集群區域品牌建設先進地區、“中國中小機床之都”“中國工藝玻璃之鄉”,在全省創建經濟文化強省新局面和推進新舊動能轉換的重大工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
滕州市的地形地貌主要分為三個區域:低山丘陵區、平原區和濱湖區。滕州市地勢從東北向西南傾斜,主要山脈呈東北西南走向。境內有著豐富的地貌類型,包括低山、丘陵、平原和濱湖等。其中,低山和丘陵地區主要分布在北部和東部,而平原和濱湖區則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南部。
2.1.1.地理氣候
滕州市地處暖溫帶半濕潤地區南部,季風型大陸性氣候明顯,大陸度為66.4%。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春季天氣多變,干旱少雨。夏季盛行偏南風,炎熱多雨,秋季天氣晴爽,冷暖適中,冬季多偏北風,寒冷干燥。年均日照2383小時,年平均氣溫13.6℃,年平均地溫16.3℃。最熱月為7月,平均氣溫26.9℃;最冷月為1月,平均氣溫—1.8℃。全年平均年降水量773.1毫米,年降水量最高為1245.8毫米(1964年),最低為388.9毫米(1981年)。年平均降水日為81.8天,平均降雪日數7天。氣壓平均為1007.1百帕。年平均風速2.8米/秒,主導風向為東南風,頻率為12%。
2.1.2水系概況
滕州市西臨微山湖,屬南四湖水系、淮河流域、南水北調東線區域,全市境內有大中小型水庫18座,總庫容1.7億立方米,塘壩224座,大小河流49條。河流大都發源于滕州市東、北部的山丘地帶,由東北流向西南,注入微山湖。共有大小河道近100條,其中流域面積在20平方千米左右的有22條,100平方千米以上的6條,主要有界河、北沙河、城河、郭河、薛河5條較大的骨干河流,河道總長度167.6千米,流域面積為2574.4平方千米。界河,又名白水河,境內長25.4千米;北沙河,曾名龍河,境內長37.5千米;城河,俗稱荊河,境內長42.7千米;薛河,古稱薛水,又名十字河,境內長30千米。除此之外,還有崗頭河、小龍河、瓦渣河、辛安河等季節性河流。主要河流基本情況見表2-1。
表2-1滕州境內主要河流基本情況表
河流名稱 |
全長 (km) |
境內長 (km) |
境內流域面積 (km2) |
備注 |
界河 |
35.4 |
25.4 |
241 |
界河流域包括界河、崗頭河、小龍河。流經境內界河鎮、大塢鎮、濱湖鎮 |
北沙河 |
64 |
37.5 |
519 |
主要支流為小黑河、王晁溝。流經境內東郭鎮、龍陽鎮、界河鎮、姜屯鎮、大塢鎮、級索鎮、濱湖鎮共七個鎮 |
城河 |
86 |
42.7 |
903 |
城河流經東郭、東沙河、北辛、龍泉、荊河、洪緒、姜屯、級索、西崗等9 鎮街,在西崗鎮北滿莊與郭河交匯,城郭河匯流段長7. 1km,流至微山縣歡城鎮時口村入昭陽湖。 |
郭河 |
58 |
32.0 |
221 | |
十字河 (薛河) |
85 |
30.0 |
851 |
流經羊莊、官橋、柴胡店、張汪鎮 |
2.1.3社會經濟概況
2023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946.08億元,增長6.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94.03億元,增長3.9%;第二產業增加值399.72億元,增長7.0%;第三產業增加值452.33億元,增長5.5%。三次產業結構為9.9:42.3:47.8。我市成功入選全國綜合實力、工業、投資潛力、科技創新等12個百強縣(市),蟬聯全省高質量發展先進縣,在全國百強縣中位列第29位。2023年,滕州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88.19 億元,增長4.9%。滕州獲評全國“綠色農資”升級行動試點縣、全國玉米單產提升示范縣、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山東省農產品加工業高質量發展先行縣。
2.1.4農業生產現狀
(1)種植業
2023年全市糧食播種面積160.7萬畝,平均單產505.63公斤/畝,糧食總產81.26萬噸,實現總產、單產、面積“三增”。級索鎮級索村小麥最高單產832.62公斤,位列全省第三。西崗鎮杈子園村玉米平均單產1218.81公斤,創黃淮海地區玉米單產最高紀錄。第十三屆中國國際薯業博覽會成功舉辦,滕州獲頒“國際馬鈴薯中心亞太中心滕州工作站”“中國國際薯業博覽會創新示范基地”。一批高質高效農業項目快速推進,60個鄉村振興重點項目完成投資44.1億元,30萬㎡的信華新格林智慧農業產業園項目進展順利,3萬㎡云尚善品智慧農業產業園項目一期建成投產。
2022年全滕州市農用化肥施用總量(實物量)為298917噸,折純量為97534噸,較2021年分別降低了24274噸和8045噸,2022年農藥使用量1104噸,較2021年降低了67噸。
表2-2 2018-2022年滕州市主要農作物、農藥、化肥情況 萬畝,噸
區( 市) |
糧食 |
油料 |
蔬菜 |
農藥施用量 |
化肥施用量 ( 實用量) | ||
其中小麥 |
其中玉米 | ||||||
2018年 |
159.86 |
71.77 |
83.58 |
9.77 |
83.73 |
1276 |
346847 |
2019年 |
160.54 |
71.41 |
83.96 |
9.51 |
84.34 |
1256 |
342590 |
2020年 |
159.67 |
67.43 |
86.60 |
8.53 |
84.51 |
1228 |
339487 |
2021年 |
159.90 |
67.69 |
87.09 |
9.25 |
86.39 |
1171 |
323191 |
2022年 |
160.47 |
67.81 |
87.66 |
1104 |
298917 |
(2)畜牧業
2023年滕州市全年完成生豬出欄31.01萬頭,肉牛出欄1.06萬頭,肉羊出欄27.01萬只,家禽出欄1732.2萬只,全市畜牧生產呈現高質量發展態勢。
根據2023年畜禽養殖統計數據,滕州市共有畜禽規模養殖場119家,規模養殖場包括生豬、肉牛、蛋雞、肉雞、羊、肉鴨、兔共7類,其中生豬68家,肉牛5家,肉雞19家,蛋雞12家,肉雞19家,羊7家,肉鴨4家,兔4家。
滕州市規模養殖場畜禽養殖總量為365117頭(以豬當量計);從畜禽養殖的區域分布來看(以豬當量計),濱湖鎮規模養殖場畜禽養殖量最大,為49840頭;鮑溝鎮次之,43800頭;大塢鎮位居第三,35247頭。從規模養殖場的養殖類型看,肉雞養殖總量最多,為193040頭(以豬當量計);生豬次之,為128850頭;蛋雞位居第三,為12400頭(以豬當量計)。
滕州市養殖專業戶畜禽養殖總量為69833頭(以豬當量計);從畜禽養殖的區域分布來看(以豬當量計),濱湖鎮養殖專業戶畜禽養殖量最大,為11498頭;鮑溝鎮次之,6690頭;東郭鎮位居第三,6667頭。從養殖專業戶的養殖類型看,生豬養殖總量最多,為46945頭;蛋雞次之,為10476頭(以豬當量計);蛋鴨位居第三,為3436頭(以豬當量計)。
(3)淡水養殖業
南四湖滕州沿岸區湖岸線長達30余公里,滕州西部沿湖有濱湖、西崗2個鎮。2014年起,滕州在開展了“加州鱸魚、臺鰍、水蛭、河蟹、小龍蝦”養殖,在龍振現代漁業產業園開展了工廠化養殖中華鱉試養、示范,并取得了試養成功。通過引導輻射,全市現已形成特色養殖區6個,“優質水產品”產量占到50%以上。滕州市持續實施了城市水系、小二型以上水庫漁業資源人工增殖放流項目,通過放魚養水,公共水域生態環境得到顯著改善。2017年9月,滕州市順利通過農業部驗收組的考核驗收,成功創建農業部漁業健康養殖示范縣,成為全國第18個、全省第4個漁業健康養殖示范縣。2023年滕州市淡水養殖面積為1534.67公頃,總產量43485噸,總產值92847萬元,主要集中在濱湖鎮、西崗鎮、級索鎮和東郭鎮。
(4)林業
2022年,滕州市投資19.7億元,完成“六大片區、五大攻堅戰”60個重點項目。全年新造林6248畝,栽植側柏、黃櫨等苗木80余萬株,荒山造林2394畝。建設提升生態廊道134千米、城區內綠道(綠廊)30千米,修復濕地面積850畝、裸露山體4處,綜合治理河道8處,建成高標準農田11.6萬畝、公園游園7處、口袋公園27處、生態街巷25條、綠化節點36處。新增經濟林面積2000畝,林下經濟1000畝,提升苗木花卉產業基地2000畝;林業有害生物防治面積達到70萬畝。
2.2工作基礎
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南四湖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重大工作部署,滕州市持續推進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按照《山東省關于打好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攻堅戰實施方案》(魯農生態字〔2015〕10號)、《山東省打好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作戰方案(2018—2020年)》(魯政辦字〔2018〕247號)、《山東省新一輪“四減四增”三年行動方案(2021—2023年)》、《棗莊市新一輪“四減四增”三年行動方案(2021—2023年)》等有關部署,采取了高標準農田建設、肥料投入結構調整、農藥減量控害、推廣綠色防控及專業化統防統治技術、加強畜禽糞便肥料化利用、規范養殖場廢棄物處理設施配套、推廣淡水優質高效養殖模式等措施。
2.2.1化肥農藥減量情況
近年來,滕州市大力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加快構建適應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發展要求的技術體系,確保糧食絕對安全,走出了一條具有滕州特色的糧食主產區重糧興農發展道路。
滕州市積極優化農業生產區域布局,加強糧食生產功能區建設,在做活新型經營主體上下功夫,培育糧食種植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全市2430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累計流轉土地36萬畝,土地流轉率達到42%。圍繞耕、種、管、收、儲等環節,推行合作式、訂單式、托管式服務,提高糧食生產的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水平,全市土地適度規?;蔬_到75%。實施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改革,全面完成27萬戶、110萬畝承包地確權頒證任務,推進確權成果在土地流轉、農田整治、地塊細碎化等方面轉化應用,有力推動糧食種植規?;?,打造高質量現代農業經營體系。
滕州市對具有一定優勢的農田進行改造和高標準建設,截至2022年,已完成11.6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發展節水農業和生態農業,增加農業科技投入,建設各具特色的優勢農產品生產基地,開展“三新”配套技術示范區建設。制訂了《滕州市2022年化肥減量增效項目實施方案》,項目嚴格按照實施方案開展以下工作:
2.2.1.1減少化肥使用量
(1)以精確定量施肥為導向,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通過取土化驗,獲得田間土壤養分數據;開展田間試驗,進行肥效對比、計算配方參數、氮肥利用率等;制定滕州市主要農作物施肥技術指導意見,提出主要農作物推薦施肥方案和主推肥料配方,引導企業按方生產、指導農民按方施用,讓作物吃上“營養套餐”。2023年根據農時制定發布了滕州市春馬鈴薯、夏玉米、冬小麥施肥技術指導意見。
(2)推廣應用新型肥料,替代傳統肥料。推廣應用配方肥(復混肥)、緩(控)釋肥料、水溶肥料、有機無機復合肥、生物有機肥、氨基酸肥料等新型肥料,替代傳統的尿素(氮肥)、二銨(氮磷肥)等養分單一的肥料,提高肥料養分的協同作用,促進減量增效。
(3)推廣應用施肥新技術,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推廣應用水肥一體化、種肥同播、機械深施等新型施肥方式取代傳統的人工撒施、淺施行為,通過新型施肥方式能夠促進肥料吸收利用,相應地可以減少肥料用量。
2.2.1.2強化農藥使用管理
(1)開展“農資打假”專項整治行動,規范農資經營市場;對農藥生產企業開展專項監督檢查,持續加大對農藥市場的監管力度,嚴格控制使用劇毒高毒高風險農藥,全面落實劇毒高毒農藥定點經營和實名購買制度,嚴防違規銷售使用禁用農藥。
(2)加強監測預警,及時發布病蟲情報。充分發揮全市病蟲測報點的功能作用,提高測報點自動化、智能化病蟲監測程度,形成科學的病蟲監測網絡體系。同時利用微信、短信、明白紙、科技下鄉等方式多途徑宣傳病蟲防治信息。截至目前,共上報小麥、玉米、馬鈴薯、蝗蟲等病蟲周報表、月報表150余次,發布病蟲情報16期,技術意見5期,按時填報國家和山東省農作物有害生物監控信息系統報表,圓滿完成了各項監測任務,實現病蟲害預測預報準確率達到95%以上。尤其是小麥條銹病監測工作的出色完成,較好地為我市開展病蟲防控,為領導決策提供了可靠依據和技術保證。為指導農戶適時用藥、對路防治和減輕損失等方面,提供了技術支持,保證了我市小麥條銹病未造成大面積重大損失,為今年糧食生產全面豐收奠定了良好基礎。
(3)做好植物檢疫普查監測工作。設立橘小實蠅和蘋果蠹蛾監測點各2處,每周定期調查監測數據并及時上報,加強農業植物檢疫性病蟲害監測預警工作。
(4)開展田間試驗示范工作。開展了小麥、玉米田間藥效示范試驗。在南沙河鎮、級索鎮,采用不同藥劑、不同處理方式開展小麥莖基腐病的綜合防控示范試驗;在級索鎮、官橋鎮開展玉米提質增產試驗示范。持續推動綠色防控,有效降低農藥使用量。利用殺蟲燈、性誘劑、天敵、生物制劑等綠色防控措施,大力推廣種子包衣等農藥減量增效技術和小麥“一噴三防”技術,建立了多種綠色防控手段融合的高質量綠色防控示范園區。五是開展農業廢棄物回收。印發了《滕州市廢棄農膜、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貯運和綜合利用網絡建設實施方案》,試點建設廢棄農膜回收貯運和綜合利用網絡,開展廢棄農膜、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與處置工作。綜合考慮廢棄農膜產生數量、分布區域、運輸距離和處理去向,因地制宜在北部馬鈴薯主產區建設固定回收站點(中心)7處,在春、秋等廢棄農膜產生的季節在全市范圍內設立臨時回收站點,方便農膜放置和回收。以原料化利用、無害化處理、納入農村生活垃圾體系處理為主要方向,對廢棄農膜進行綜合處理利用。農藥包裝廢棄物要通過回收網絡進行回收集中作無害化處理。
2.2.2畜禽養殖污染防治
(1)實施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建設畜禽糞污區域處理中心2處,全市養殖場廢棄物有效收集、規范處理能力得到明顯提升,聯合生態環境部門通過開展季度督導檢查、隨機抽查、規模養殖場專項檢查等活動,讓養殖場戶提高意識、承擔壓力,主動升級畜禽糞污處理設施設備,科學處理、合理利用畜禽糞污。近年來,我市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穩定在90%以上。
(2)開展有機肥替代部分化肥,減少化肥用量。進行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推廣綠色種養結合發展循環農業,將畜禽糞污集中收集貯存、進行集中堆漚發酵,生產成優質有機肥料施入農田,就近消納,起到“三提二減”的效果。
2.2.3水產養殖污染防治
為確保滕州沿湖水質達到地表Ⅲ類標準,保持滕州沿湖水產養殖業的健康發展,滕州市2012年編制實施了《滕州市水產清潔養殖規劃》。該規劃將滕州沿湖區域劃分為湖面航道禁養區,濕地景區湖面限制養殖區和濱湖池塘養殖三個功能區,實施提高濾食性魚類品質,加強滕州沿湖水草資源合理有效轉化,建立生態循環養殖模式,優化養殖品種結構,使沿湖漁業養殖生產初步得到規范。為進一步加強滕州沿湖漁業生產管理,維護南四湖內良好作業秩序。棗莊市制定出臺了《棗莊市養殖水域灘涂規劃2018-2030》,對滕州沿岸區湖灣水面設立了養殖區、禁養區、限養區,實施人工養殖總量控制制度,對改善南四湖滕州沿岸區水質和增加魚類種群規模以及生物多樣性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為鞏固漁業養殖污染防控成果,滕州市漁業主管部門與沿湖鎮建立了長效聯動機制,強化滕州沿湖區域漁業生產監控管理,防止無序養殖反彈。一是突出重點區域?!按蠛眱扰c通湖河道兩側30米以內的區域,嚴禁放養投餌性魚類。二是突出關鍵環節。抓住春季、秋冬季苗種放養的關鍵時點,加大巡查密度,及時糾正各類違法、違規養殖行為。三是突出引導作用。最大限度地發揮鎮、村干部的宣傳引導作用,動員其在湖區從事養殖生產的親朋,積極配合實施漁業資源保護整治工作,引導他們按劃定區域和規定方式發展水產養殖業,實現湖區漁業向現代清潔型漁業發展的轉變。
滕州市2012起連續八年實施了基層漁業技術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補助項目。通過項目持續實施,構建了職能明確、機構完善、保障有力、運轉高效的基層漁技推廣體系。2014年3月,原市水產技術指導站是被評為首批“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示范站”滕州現已建設長期穩定的漁業科技示范基地22處,累計培育漁業科技示范主體700戶,主推“池塘內循環養殖技術、高效低排生態養殖、池塘魚菜生態高效種養技術、漁業資源修復”等關鍵實用技術10余項,提升了從業人員的技術水平,為滕州沿岸區漁業資源保護增加科技支撐力。
實施“放魚養水”,漁業水域生態環境得到較大改善??茖W規劃人工增殖放流的規模與結構布局,2012年起,滕州市持續實施了城市水系、小二型以上水庫漁業資源人工增殖放流項目,通過放魚養水,公共水域生態環境得到顯著改善。2017年9月,滕州市順利通過農業部驗收組的考核驗收,成功創建農業部漁業健康養殖示范縣,成為全國第18個、全省第4個漁業健康養殖示范縣。
2.3存在的主要問題
2.3.1農田面源污染突出
滕州市是小麥、玉米、馬鈴薯主要種植區,由于傳統的耕作習慣,灌溉用水利用效率低,部分氮磷等營養元素隨灌溉、水土流失及暴雨徑流進入農田溝渠,汛期直排河道,造成河流水質不能穩定達標;夏秋兩季還田秸稈及堆漚在農田溝渠內的麥秸、稻草腐爛后成為水體污染的重要因素。如北沙河、界河、崗頭河、小龍河、城郭河等大部分河流穿過小麥、玉米、馬鈴薯種植區,排灌溝渠內積存的秸稈、浮萍及營養物質在沿河排灌站泄漏、漫閘或汛期提閘防汛時進入河道,造成河流水質惡化,進而影響湖區水質。
2.3.2水體自凈能力不足
滕州市平原和濱湖區則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南部,西部地區河流和小型農田灌溉溝渠上游來水補給少,補給水質差,地勢平緩低洼,一旦汛期,大量農田退水無法及時排出而長時間滯留,水體整體流動性減弱,導致河道自身凈化能力不足。如界河、小龍河由于長期受到農田回水、畜禽養殖等影響,水生態系統功能下降,水體自凈能力差,部分河道還存在底泥污染、農村生活污水直排等問題。
2.3.3農村面源污染防治的意識十分薄弱
由于農村面源污染具有分散性、隱蔽性、隨機性、不易監測、難以量化等特征,同時又與農業生產緊密結合,人們對農村面源污染認識不足,特別是農業生產者沒有防治意識,沒有成為面源污染防治的主力軍,致使面源污染持續發展。
2.3.4基礎性科技工作嚴重不足
對農村面源污染長期的基礎性監測調查與研究、系統的基礎數據不完善,導致有效的防控技術標準和措施無法制定,可選用的實用技術少,多數還是借用點源污染控制的工程技術,但以末端治理為主的工程技術難以達到綜合治理的效果。
2.3.5農村環境治理投入嚴重不足
長期以來,環境保護實現“誰污染、誰治理”,環保投入的主體是業主,因而農村面源污染防治投入很難落實;而政府有限的財政投入,也主要集中在城市和工業上,對農村環保投入甚少。歷史欠賬多,落后的基礎設施與日益加大的污染負荷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直接導致了農村環境污染的加劇。
第三章技術路線與試點區選擇
3.1技術路線
選區域:基于滕州市農業生產強度、空間分布和地表水環境質量現狀,綜合研判識別以面源污染為主的水體氮磷超標斷面及對應水文控制區,作為面源污染治理試點區域(一般為完整小流域)。
做調查:在選定的試點區域,開展各支流子流域種植業、養殖業等農業面源污染源調查,全面摸清試點區域內種植業和畜牧業生產規模、農業投入品使用情況及污染物產排污現狀及空間分布,同時,摸清試點區域農村改廁、生活污水治理和排放現狀,盡可能厘清農村生活污染源負荷并將其作為背景值,識別需重點開展治理和水質監測的子流域。
監測點位布設與負荷評估:在面源污染負荷較大的子流域支流與干流匯合處布設監測點位,通過自動監測點位與手工監測點位優化布設,實現各子流域支流入河流干流的面源污染物通量核算和負荷評估,進而掌握試點區域各子流域污染物輸入占比和貢獻率。
提出任務清單,實施治理:根據試點區域各子流域污染負荷評估和通量貢獻率,提出試點區域面源污染重點治理區域任務清單。圍繞重點治理區域農業面源污染突出問題,實施“源頭減量—循環利用—過程控制—末端治理”等綜合減排工程,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技術模式。
治理成效評估:針對面源監測數據所反映出的試點區域水體改善程度和面源治理措施落實情況兩個方面開展面源污染防治績效評估。
3.2試點區域選擇
評估滕州市各鎮農業生產強度水平及空間分布,分析水質超標情況和點位分布,結合滕州市數字高程圖(91地圖,精度5米)、矢量水系圖和行政區劃圖,綜合研判識別以面源污染為主的水體氮磷超標斷面及對應水文控制區,掌握水環境治理需求急緩程度,綜合考慮上述因素確定試點區域。
3.2.1農業面源污染產排強度分析
(1)種植業氮磷流失量分析
根據2021滕州市統計年鑒,滕州市大田作物類型主要包括小麥、玉米、豆類、薯類。其中糧食作物以小麥和玉米為主,占比96%。參考《農業源產排污核算系數手冊》(生態環境部2021年第24號公告),氮、磷流失系數依據黃淮海半濕潤種植區的小麥玉米和其他大田作物2種種植模式取值,核算種植業氮、磷流失量,計算公式如下:
Lm= Ak×Fk,av×ek
Lm—第m個鎮的種植氮、磷流失量,千克/年;
Ak—第m個鎮第k類種植模式的種植面積,畝;
Fk,av—第m個鎮第k類種植模式的氮(磷)肥施用強度,單位千克/畝;
ek—第k類種植模式氮(磷)流失系數;
n—第m個鎮第n個種植模式。
各系數取值如下:
表3-1滕州市種植業氮磷流失系數取值表
種植模式n |
流失系數(ek) |
氮(磷)肥施用強度(Fk,av) | |||
總氮 |
氨氮 |
總磷 |
平均施氮量 |
平均施磷量 | |
小麥玉米輪作 |
0.389% |
0.034% |
0.08% |
28.7 |
15.6 |
其他大田作物 |
0.406% |
0.039% |
0.083% |
16.6 |
11.3 |
表3-2滕州市農作物生產情況
農作物 |
指標 |
面積(畝) |
產量(噸) |
糧食作物 |
小麥 |
674281 |
333448 |
玉米 |
866029 |
430775 | |
豆類 |
33928 |
11854 | |
薯類 |
22282 |
12522 | |
糧食作物小計 |
1596520 |
788599 |
表3-3 滕州市種植業氮、磷流失量
小麥玉米種植總面積(畝) |
小麥/玉米氮磷污染物流失量(千克/年) |
其他大田作物種植總面積(畝) |
其他大田作物氮磷污染物流失量(千克/年) | ||||
總氮 |
氨氮 |
總磷 |
總氮 |
氨氮 |
總磷 | ||
1540310 |
171965 |
15030 |
19223 |
56210 |
3788 |
364 |
527 |
(2)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量分析
以本次調查所獲得的養殖規模及糞污利用方式為依據,參照《農業源產排污核算系數手冊》(生態環境部2021年第24號公告)中山東省排污系數取值,并按照《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畜禽養殖行業》折算系數(1只鴨折算成1只雞,1只鵝折算成2只雞,30只蛋雞、60只肉雞和3只羊分別折算為1頭生豬,1頭肉牛、1頭奶牛分別折算為5頭豬和10頭豬),各鎮規?;i、奶牛、肉牛、蛋雞、肉雞、羊養殖場存(出)欄量和畜禽養殖專業戶相關畜種存(出)欄量折合為生豬養殖量進行核算,計算公式如下:
Qij畜排= qi規?!羍ij規模+qi養殖戶×ei養殖戶)×10-3
Qj畜排= Qij畜排
n—豬、奶牛、肉牛、蛋雞、肉雞、羊。
Q_ij畜排—第m個鎮第i類畜種第j項污染物排放量,噸。
qi規?!趍個鎮第i類畜種規?;B殖量,頭/羽;
eij規?!趍個鎮第i類畜種規?;B殖第j項污染物排放系數;
qi養殖戶—第m個鎮第i類畜種養殖戶養殖量,頭/羽;
ei養殖戶—第m個鎮第i類畜種養殖戶第j項污染物排放系數。
有關系數選取見下表:
表3-3規?;B殖場化學需氧量、氮、磷污染物排放系數取值
省市 |
畜禽種類 |
規?;B殖場排污系數(千克/頭) |
養殖戶養殖場排污系數(千克/頭) | ||||||
化學需氧量 |
總氮 |
氨氮 |
總磷 |
化學需 氧量 |
總氮 |
氨氮 |
總磷 | ||
山東省 |
生豬 |
6.7607 |
0.8544 |
0.2539 |
0.138 |
6.6495 |
0.3796 |
0.0419 |
0.1009 |
經核算,滕州市各鎮養殖量及污染物排放量見表3-4、表3-5,其中濱湖鎮、鮑溝鎮、大塢鎮、姜屯鎮養殖量最大,同時化學需氧量、總氮、氨氮及總磷排放量也最高,見圖3-4,3-5。
表3-4滕州市規模養殖場養殖規模統計表
以豬當量計 單位:頭
鎮街 |
生豬 |
肉牛 |
蛋雞 |
肉雞 |
羊 |
肉鴨 |
兔子 |
合計 |
鮑溝鎮 |
3000 |
0 |
0 |
32000 |
8800 |
0 |
0 |
43800 |
濱湖鎮 |
39540 |
1100 |
3600 |
5200 |
0 |
400 |
0 |
49840 |
柴胡店鎮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大塢鎮 |
6500 |
667 |
480 |
22800 |
0 |
4800 |
0 |
35247 |
東郭鎮 |
5200 |
0 |
0 |
0 |
760 |
0 |
0 |
5960 |
官橋鎮 |
5000 |
0 |
2200 |
8400 |
0 |
0 |
160 |
15760 |
洪緒鎮 |
800 |
0 |
0 |
21120 |
0 |
0 |
0 |
21920 |
級索鎮 |
1590 |
767 |
2880 |
23200 |
0 |
0 |
0 |
28437 |
姜屯鎮 |
8460 |
0 |
0 |
24720 |
0 |
0 |
0 |
33180 |
界河鎮 |
3700 |
0 |
960 |
8400 |
0 |
0 |
0 |
13060 |
龍陽鎮 |
4200 |
333 |
480 |
13200 |
2560 |
2000 |
240 |
23013 |
木石鎮 |
9160 |
0 |
0 |
0 |
0 |
0 |
0 |
9160 |
南沙河鎮 |
6000 |
0 |
0 |
0 |
0 |
0 |
8000 |
14000 |
西崗鎮 |
0 |
0 |
0 |
23600 |
0 |
0 |
0 |
23600 |
羊莊鎮 |
30400 |
0 |
0 |
0 |
240 |
0 |
0 |
30640 |
張汪鎮 |
1800 |
0 |
1800 |
10400 |
0 |
0 |
0 |
14000 |
東沙河街道 |
3500 |
0 |
0 |
0 |
0 |
0 |
0 |
3500 |
總計 |
128850 |
2867 |
12400 |
193040 |
12360 |
7200 |
8400 |
365117 |
表3-5 滕州市畜禽養殖專業戶養殖規模統計表
以豬當量計 單位:頭
鎮街 |
生豬 |
肉牛 |
奶牛 |
蛋雞 |
肉雞 |
蛋鴨 |
肉鴨 |
羊 |
合計 |
鮑溝鎮 |
5170 |
0 |
0 |
960 |
560 |
0 |
0 |
0 |
6690 |
濱湖鎮 |
4210 |
1200 |
0 |
1992 |
360 |
3436 |
0 |
300 |
11498 |
柴胡店鎮 |
2540 |
267 |
0 |
120 |
0 |
0 |
0 |
0 |
2927 |
大塢鎮 |
2260 |
0 |
0 |
1620 |
740 |
0 |
0 |
0 |
4620 |
東郭鎮 |
5100 |
267 |
800 |
400 |
0 |
0 |
0 |
100 |
6667 |
官橋鎮 |
1800 |
0 |
0 |
424 |
0 |
0 |
0 |
20 |
2244 |
洪緒鎮 |
1620 |
0 |
0 |
360 |
0 |
0 |
0 |
148 |
2128 |
級索鎮 |
2550 |
333 |
0 |
340 |
0 |
0 |
0 |
0 |
3223 |
姜屯鎮 |
770 |
133 |
0 |
400 |
264 |
0 |
0 |
0 |
1567 |
界河鎮 |
1920 |
0 |
0 |
980 |
0 |
0 |
0 |
0 |
2900 |
龍陽鎮 |
2540 |
200 |
0 |
0 |
0 |
0 |
1520 |
0 |
4260 |
木石鎮 |
1540 |
0 |
0 |
280 |
0 |
0 |
0 |
0 |
1820 |
南沙河鎮 |
3060 |
0 |
0 |
520 |
0 |
0 |
0 |
0 |
3580 |
西崗鎮 |
2680 |
573 |
0 |
920 |
0 |
0 |
0 |
80 |
4253 |
羊莊鎮 |
2350 |
0 |
0 |
1080 |
0 |
0 |
0 |
80 |
3510 |
張汪鎮 |
4820 |
0 |
0 |
0 |
0 |
0 |
0 |
128 |
4948 |
東沙河街道 |
2015 |
0 |
133 |
80 |
0 |
0 |
0 |
770 |
2998 |
總計 |
46945 |
2973 |
933 |
10476 |
1924 |
3436 |
1520 |
1626 |
69833 |
表3-7 滕州市規?;B殖場及養殖戶污染物排放量核算
鎮街 |
規?;B殖污染物排放核算(kg) |
規模以下養殖戶污染物排放核算(kg) |
養殖業污染物排放總量(噸) | |||||||||||
折合生豬量(頭) |
化學需氧量 |
總氮 |
氨氮 |
總磷 |
折合生豬量(頭) |
化學需氧量 |
總氮 |
氨氮 |
總磷 |
化學需氧量 |
總氮 |
氨氮 |
總磷 | |
鮑溝鎮 |
43800 |
296119 |
37423 |
11121 |
6044 |
6690 |
44485 |
2540 |
280 |
675 |
340604 |
39962 |
11401 |
6719 |
濱湖鎮 |
49840 |
336953 |
42583 |
12654 |
6878 |
11498 |
76456 |
4365 |
482 |
1160 |
413409 |
46948 |
13136 |
8038 |
柴胡店鎮 |
0 |
0 |
0 |
0 |
0 |
2927 |
19463 |
1111 |
123 |
295 |
19463 |
1111 |
123 |
295 |
大塢鎮 |
35247 |
238294 |
30115 |
8949 |
4864 |
4620 |
30721 |
1754 |
194 |
466 |
269015 |
31869 |
9143 |
5330 |
東郭鎮 |
5960 |
40294 |
5092 |
1513 |
822 |
6667 |
44332 |
2531 |
279 |
673 |
84626 |
7623 |
1793 |
1495 |
官橋鎮 |
15760 |
106549 |
13465 |
4001 |
2175 |
2244 |
14921 |
852 |
94 |
226 |
121470 |
14317 |
4095 |
2401 |
洪緒鎮 |
21920 |
148195 |
18728 |
5565 |
3025 |
2128 |
14150 |
808 |
89 |
215 |
162345 |
19536 |
5655 |
3240 |
級索鎮 |
28437 |
192254 |
24297 |
7220 |
3924 |
3223 |
21431 |
1223 |
135 |
325 |
213685 |
25520 |
7355 |
4250 |
姜屯鎮 |
33180 |
224320 |
28349 |
8424 |
4579 |
1567 |
10420 |
595 |
66 |
158 |
234740 |
28944 |
8490 |
4737 |
界河鎮 |
13060 |
88295 |
11158 |
3316 |
1802 |
2900 |
19284 |
1101 |
122 |
293 |
107578 |
12259 |
3437 |
2095 |
龍陽鎮 |
23013 |
155584 |
19662 |
5843 |
3176 |
4260 |
28327 |
1617 |
178 |
430 |
183911 |
21279 |
6021 |
3606 |
木石鎮 |
9160 |
61928 |
7826 |
2326 |
1264 |
1820 |
12102 |
691 |
76 |
184 |
74030 |
8517 |
2402 |
1448 |
南沙河鎮 |
14000 |
94650 |
11962 |
3555 |
1932 |
3580 |
23805 |
1359 |
150 |
361 |
118455 |
13321 |
3705 |
2293 |
西崗鎮 |
23600 |
159553 |
20164 |
5992 |
3257 |
4253 |
28280 |
1614 |
178 |
429 |
187833 |
21778 |
6170 |
3686 |
羊莊鎮 |
30640 |
207148 |
26179 |
7779 |
4228 |
3510 |
23340 |
1332 |
147 |
354 |
230488 |
27511 |
7927 |
4582 |
張汪鎮 |
14000 |
94650 |
11962 |
3555 |
1932 |
4948 |
32902 |
1878 |
207 |
499 |
127552 |
13840 |
3762 |
2431 |
東沙河街道 |
3500 |
23662 |
2990 |
889 |
483 |
2998 |
19935 |
1138 |
126 |
302 |
43598 |
4128 |
1014 |
785 |
總計 |
365117 |
2468447 |
311956 |
92703 |
50386 |
69833 |
464355 |
26509 |
2926 |
7046 |
2932801 |
338465 |
95629 |
57432 |
(3)水產養殖業污染物排放強度分析
以2023年滕州市水產養殖產量數據為依據,參照《農業源產排污核算系數手冊》(生態環境部2021年第24號公告)中山東省排污系數取值,結合魚臺所屬區域以及當地的主要養殖方式及養殖品種進行
養殖污染物排放量核算,計算公式如下:
Q_i—某鎮街水產養殖第j項污染物排放量,噸。
q—某鎮街水產養殖的水產品產量,噸;
ej—某鎮街水產養殖第j項污染物排放系數,千克/噸;
表3-8 水產養殖化學需氧量、氮、磷污染物排放系數取值
省份 |
化學需氧量(千克/噸) |
氨氮(千克/噸) |
總氮(千克/噸) |
總磷(千克/噸) |
山東省 |
3.792 |
0.14 |
0.593 |
0.084 |
表3-9 各鎮水產養殖化學需氧量、氮、磷排放量
鎮街 |
淡水養殖面積(公頃) |
淡水養殖產量(噸) |
化學需氧量 (噸) |
氨氮(噸) |
總氮(噸) |
總磷(噸) |
濱湖鎮 |
920.80 |
26090 |
98.93 |
3.65 |
15.47 |
2.19 |
西崗鎮 |
306.93 |
8700 |
32.99 |
1.22 |
5.16 |
0.73 |
級索鎮 |
153.47 |
4350 |
16.50 |
0.61 |
2.58 |
0.37 |
東郭鎮 |
153.47 |
4345 |
16.48 |
0.61 |
2.58 |
0.36 |
總計 |
1534.67 |
43485 |
164.90 |
6.09 |
25.79 |
3.65 |
經核算,滕州市水產養殖主要分布在濱湖鎮、西崗鎮、級索鎮、東郭鎮,水產養殖污染物排放量見圖3-6。
3.2.2水環境現狀與改善需求
縣域水環境狀況分析如下:
滕州市全國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國控斷面共有3個(見表3-10)、省控入湖河流5個。其中王晁橋、群樂橋、洛房橋(新薛河入湖口)國控斷面年均值雖然能達到地表水Ⅲ類水質標準限值要求,但是受到汛期農田水入河、農業面源污染等因素,個別月份化學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高錳酸鹽指數超標。入湖河流也存在類似情況。斷面位置見圖3-7,水質超標情況見表3-11。
表3-10 滕州市地表水監測斷面一覽表
序號 |
所屬河系 |
斷面名稱 |
點位所屬鎮 |
經度 |
緯度 |
斷面類型 |
1 |
城郭河 |
群樂橋 |
西崗鎮 |
116.9866E |
34.9730N |
國控 |
2 |
前梁 |
東沙河街道 |
117.2318E |
35.1310N |
省控 | |
3 |
北沙河 |
王晁橋 |
級索鎮 |
116.9457E |
35.0404N |
國控 |
4 |
馮營村橋 |
龍陽鎮 |
117.1306E |
35.1603N |
省控 | |
5 |
馬河水庫 |
東郭鎮 |
117.2193E |
35.2337N |
省控 | |
6 |
新薛河 |
洛房橋 |
微山縣 |
117.1695E |
34.8042N |
國控 |
7 |
柴胡店 |
柴胡店鎮 |
117.2230E |
34.8850N |
省控 | |
8 |
界河 |
界河入湖口 |
濱湖鎮 |
116.8484E |
35.1093N |
省控 |
9 |
崗頭河 |
崗頭河入湖口 |
濱湖鎮 |
116.9011E |
35.1315N |
省控 |
10 |
亂渣河 |
亂渣河入湖口 |
濱湖鎮 |
116.9258E |
35.1011N |
省控 |
11 |
小龍河 |
小龍河入湖口 |
濱湖鎮 |
116.8561E |
35.1028N |
省控 |
12 |
辛安河 |
辛安河入湖口 |
濱湖鎮 |
116.9152E |
35.0725N |
省控 |
表3-11 滕州市地表水監測國控斷面2023年水質主要超標指標
斷面 名稱 |
所在水體 |
月 |
水質類別 |
高錳酸鹽指數(mg/L) |
化學需氧量 (mg/L) |
五日生化需氧量(mg/L) |
氨氮 (mg/L) |
總磷 (mg/L) |
總氮 (mg/L) |
群樂橋 |
城郭河 |
1 |
Ⅲ |
4.2 |
19 |
0.59 |
0.11 |
10.74* | |
2 |
Ⅲ |
5.1 |
12 |
2.9 |
0.83 |
0.127 |
8.88* | ||
3 |
Ⅲ |
5.8 |
15 |
2.6 |
0.08 |
0.12 |
4.75* | ||
4 |
Ⅲ |
5.7 |
18 |
3.6 |
0.1 |
0.096 |
3.38* | ||
5 |
Ⅲ |
5.9 |
14.5 |
0.08 |
0.085 |
2.44* | |||
6 |
Ⅲ |
5.9 |
15.5 |
0.11 |
0.087 |
1.81* | |||
7 |
Ⅳ |
6.6* |
29* |
5.6* |
0.23 |
0.121 |
3.77* | ||
8 |
Ⅳ |
5.2 |
18 |
3 |
0.19 |
0.129 |
3.34* | ||
9 |
Ⅲ |
4.6 |
18 |
2.5 |
0.08 |
0.136 |
4.57* | ||
10 |
Ⅲ |
5 |
18 |
2.4 |
0.03 |
0.115 |
5.63* | ||
11 |
Ⅲ |
5.7 |
14 |
2.6 |
0.22 |
0.16 |
6.77* | ||
12 |
Ⅲ |
5.7 |
20 |
2.2 |
0.19 |
0.136 |
8.43* | ||
王晁橋 |
北沙河 |
1 |
Ⅲ |
3.1 |
0.52 |
0.109 |
16.62* | ||
2 |
Ⅲ |
3.5 |
14 |
2.4 |
0.43 |
0.103 |
12.19* | ||
3 |
Ⅲ |
4.6 |
20 |
1.8 |
0.2 |
0.121 |
11.12* | ||
4 |
Ⅲ |
5.6 |
17 |
3.8 |
0.39 |
0.162 |
9.83* | ||
5 |
Ⅲ |
6 |
0.53 |
0.145 |
7.48* | ||||
6 |
Ⅳ |
6.3 |
0.26 |
0.14 |
5.65* | ||||
7 |
Ⅳ |
4.8 |
25.5* |
5.1* |
0.11 |
0.098 |
5.41* | ||
8 |
Ⅲ |
4.8 |
15.8 |
2.2 |
0.19 |
0.12 |
5.47* | ||
9 |
Ⅲ |
3.8 |
17 |
3.2 |
0.27 |
0.119 |
6.48* | ||
10 |
Ⅱ |
2.6 |
14 |
1 |
0.06 |
0.089 |
10.4* | ||
11 |
Ⅱ |
2.9 |
12 |
1.6 |
0.13 |
0.082 |
11.25* | ||
12 |
Ⅲ |
4.7 |
17.5 |
3.3 |
0.29 |
0.109 |
13.14* | ||
新薛河入湖口 |
新薛河 |
1 |
Ⅲ |
3.7 |
12.3 |
0.07 |
0.11 |
9.39* | |
2 |
Ⅱ |
3.6 |
14.7 |
2.1 |
0.09 |
0.085 |
8.49* | ||
3 |
Ⅲ |
3.2 |
15.5 |
1.6 |
0.03 |
0.07 |
5.76* | ||
4 |
Ⅲ |
3.2 |
18.5 |
2.6 |
0.02 |
0.056 |
4* | ||
5 |
Ⅲ |
5 |
18.8 |
0.02 |
0.136 |
4.19* | |||
6 |
Ⅳ |
6.2* |
19.5 |
0.02 |
0.151 |
2.22* | |||
7 |
Ⅳ |
6.4* |
19.7 |
3.4 |
0.05 |
0.119 |
2.19* | ||
8 |
Ⅲ |
4.2 |
11.7 |
0.05 |
0.064 |
2.48* | |||
9 |
Ⅱ |
3.5 |
14.8 |
0.08 |
0.049 |
2.96* | |||
10 |
Ⅲ |
4.1 |
15.2 |
1.3 |
0.03 |
0.068 |
5.76* | ||
11 |
Ⅲ |
3.8 |
15.5 |
0.03 |
0.072 |
7.13* | |||
12 |
Ⅲ |
4.2 |
15.3 |
0.04 |
0.087 |
7.75* |
注:上表中*標識的監測項目為超標指標。
從監測數據看,三條支流均存在不同程度超標情況,其納污范圍和污染源情況分析如下:
(1)城郭河
城郭河設有群樂橋國控斷面(經度116°59′11",緯度34°58′22"),其匯水范圍主要涉及姜屯鎮、洪緒鎮、級索鎮、西崗鎮和滕州市中心城區,其中姜屯鎮、洪緒鎮、級索鎮、西崗鎮畜禽養殖量大,主要種植作物為小麥和玉米。2023年7月群樂橋高錳酸鹽指數、化學需氧量和五日生化需氧量超標。
(2)北沙河
北沙河設有王晁橋國控斷面(經度116°56′44",緯度35°2′25"),其匯水范圍主要涉及滕州市的龍陽鎮、大塢鎮、姜屯鎮、級索鎮,主要種植作物為馬鈴薯,畜禽養殖量較大。2023年7月王晁橋化學需氧量和五日生化需氧量超標。
(3)新薛河
新薛河設有新薛河入湖口國控斷面(經度117°10′10",緯度34°48′15"),其匯水范圍涉及木石鎮、羊莊鎮、官橋鎮、柴胡店鎮,其中木石鎮以工業園區為主,羊莊鎮、柴胡店鎮主要作物為果樹、畜禽養殖量相對較小。2023年6月、7月新薛河入湖口高錳酸鹽指數超標。
(4)界河
界河設有界河入湖口。其匯水范圍涉及界河鎮、大塢鎮和濱湖鎮,其中界河鎮、大塢鎮主要作物為馬鈴薯,畜禽養殖量大。濱湖鎮主要作物為小麥、玉米,畜禽養殖量和水產養殖量大。
(5)辛安河
辛安河設有辛安河入湖口。其匯水范圍涉及濱湖鎮,濱湖鎮主要作物為小麥、玉米、畜禽養殖量和水產養殖量較高。
(6)小龍河
小龍河設有小龍河入湖口。其匯水范圍涉及濱湖鎮、大塢鎮,其中濱湖鎮主要作物為小麥、玉米,畜禽養殖量和水產養殖量大。大塢鎮主要作物為馬鈴薯,畜禽養殖量和水產養殖量大。
(7)崗頭河
崗頭河設有崗頭河入湖口。其匯水范圍涉及濱湖鎮、大塢鎮,其中濱湖鎮主要作物為小麥、玉米,畜禽養殖量和水產養殖量大。大塢鎮主要作物為馬鈴薯,畜禽養殖量和水產養殖量大。
3.2.3試點區域確定
基于滕州市DEM、水系等矢量數據,結合農業面源污染強度分析、河流水環境現狀及治理需求,經與滕州市水務管理部門了解排灌站分布和灌溉控制區域等情況,使用Arcgis等軟件進一步將匯水區域劃分為小流域及子流域,綜合考慮小流域內各行政區劃治理工作基礎、工業和生活污染源復雜程度、產業特色和鄉村規劃,確定滕州市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與監督指導工作試點區域3處。
第四章主要任務
4.1農業面源污染調查
4.1.1工作目標
在已選好的界河、北沙河、城郭河流域試點區域,通過現場踏勘、入戶走訪等方式進一步摸清種植業、畜禽和水產養殖業生產活動水平、數量和分布,初步測算評估試點區域內各子流域面源污染物產生量和排放量,為試點區域面源監測點位的布設、重點治理任務清單的提出提供支撐。通過對試點區域面源防治各項措施的落實情況開展實地走訪調研,為污染治理效果評估奠定基礎。
4.1.2調查內容
(1)試點區域農業污染源情況
以種植業、畜禽養殖業、水產養殖業三大產業為主,厘清農村生活污染背景值,通過最新部門數據,了解每年農村改廁、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達標排放情況,盡量避免其他類型污染源的影響;制定調查計劃,設計并更新基礎信息調查、入戶抽查、人員訪談表格,確定調查和抽查樣本數量,明確調查各項工作的實施主體和填報主體;按照計劃實施農業污染源調查工作,收集數據類型如表4-1所示:
表4-1農業面源污染調查主要方向和內容
調查方向 |
種植業 |
養殖業 | ||||||||
肥料使用 |
農藥使用 |
畜禽養殖 |
水產養殖 | |||||||
基礎信息調查 |
化肥使 用量(折純) |
氮肥、磷肥、復合肥使用量(折 純) |
商品 有機 肥 |
畜禽糞肥 |
農藥施用量 |
豬、肉牛、肉雞出欄量,奶牛、蛋雞存欄量(規上、規下) |
養殖水域面積、產量、排水量、排水污染物濃度 | |||
入戶訪談 |
肥料類型、肥料使用量、有機肥來源 |
農藥品 牌、施用 頻次 |
規模以下養殖戶養殖量 |
池塘養殖量 | ||||||
市場端調查 |
農藥化 肥進貨 信息 |
銷售記錄 |
庫存 |
(2)調查核實面源污染治理措施落實情況
調研試點區域已有面源治理措施,除查閱鎮政府有關部門年度工作計劃、年終工作報告及有關指導性文件和考核情況,了解試點實施前,有關鎮、村已有的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措施及其落實情況;試點區域治理工程開展后,核實面源污染治理措施落實情況,包括農藥、化肥減量增效實施情況、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覆蓋情況、有機肥替代化肥比例、農田退水治理工程、池塘養殖生態化改造工程實施情況、規模以下畜禽糞污貯存和設施配套情況等工作信息;治理措施落實情況調查用于輔助核實面源產排污調查數據是否真實,同時也為成效評估及考核提供基本信息。
表4-2治理措施落實情況
調查方向 |
治理措施 |
信息核實 |
相關制度建立和執行 |
工作機制、工作方案、標準技術規范、長效維護、資金投入等 |
得到有效落實 |
種植業 |
農藥、化肥減量增效 |
實施措施、化肥銷售量降低或肥料結構變化 |
測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機肥 |
技術推廣面積,取土化驗項次,發布技術意見、新增有機肥使用面積。 | |
病蟲害統防統治 |
農藥施用頻次降低 | |
畜禽養殖業 |
規模以上畜禽養殖資源化利用臺賬、糞污檢測 |
臺賬全覆蓋、糞污檢測全覆蓋 |
規模以下畜禽養殖戶配套設施和糞污還田利用 |
配套率100%,資源化利用率逐年提高 | |
水產養殖業 |
池塘生態化改造 |
生態化養殖面積提高 |
池塘養殖尾水處理配套裝備 |
配套率90%以上 | |
池塘養殖尾水 |
循環利用或達標排放 |
4.1.3調查方法
農業污染源調查對象包括種植業、畜禽養殖、水產養殖和農村生活污水等方面。
(1)種植業
種植面積調查:調查掌握試點區域所涵蓋的鎮街及村莊種植業基本情況,包括大田作物各作物類型和面積、果菜茶種植面積、
果園種植面積等,各類作物面積調查數據填入表4-3。
表4-3種植業基本情況調查表
序號 |
鎮街 |
行政村 |
耕地面積(公頃) |
耕地灌溉面積(公頃) |
谷類作物面積 (公頃) |
蔬菜種植面積(含食用瓜)(公頃) |
果園面積(公頃) |
其他作物面積 (公頃) | ||||
水田 |
旱地 |
小麥 |
玉米 |
其他 |
馬鈴薯 |
其他蔬菜 | ||||||
1 |
鎮街1 |
村1 |
||||||||||
2 |
鎮街1 |
村2 |
農業投入品調查:農業投入品調查:通過入戶走訪掌握試點區域所涵蓋的鎮街及村莊大田作物、蔬菜和果園的農藥、化肥施用強度(千克/畝)。優先選擇糧食種植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集中分布區域。每個鎮街選擇3-5個村,被選擇的村盡可能覆蓋大田、蔬菜、果園、其他作物等。每個村莊根據種植類型分別選擇種植戶開展調查,各類作物入戶調查戶數見表4-4,調查結果填入表4-5。
表4-4村莊各類作物入戶調查戶數表
種植類型 |
調查戶數 |
調查內容 |
小麥 |
8-10戶 |
調查各類作物畝均化肥施用量(包括氮、磷、鉀肥)、商品有機肥施用量、畜禽糞肥施用量及農藥使用量 |
玉米 | ||
馬鈴薯 |
5-8戶 | |
其他蔬菜 | ||
果園 |
1-2戶 | |
其他面積 |
表4-5農業投入品入戶調查表(一)
鎮街 |
行政村 |
農戶 |
大田作物投入品種類與數量(千克/畝) | |||||||||||
小麥 |
玉米 |
馬鈴薯 | ||||||||||||
畝均化肥用量 |
畝均商品有機肥施用量 |
畝均畜禽糞肥施用量 |
畝均農藥用量 |
畝均化肥用量 |
畝均商品有機肥施用量 |
畝均畜禽糞肥施用量 |
畝均農藥用量 |
畝均化肥用量 |
畝均商品有機肥施用量 |
畝均畜禽糞肥施用量 |
畝均農藥用量 | |||
鎮街1 |
村1 |
農戶1 |
||||||||||||
鎮街1 |
村1 |
農戶2 |
表4-5農業投入品入戶調查表(二)
鎮街 |
行政村 |
農戶 |
果菜茶類作物投入品種類與數量(千克/畝) | |||||||||||
其他蔬菜類 |
果園 |
其他作物 | ||||||||||||
畝均化肥用量 |
畝均商品有機肥施用量 |
畝均畜禽糞肥施用量 |
畝均農藥用量 |
畝均化肥用量 |
畝均商品有機肥施用量 |
畝均畜禽糞肥施用量 |
畝均農藥用量 |
畝均化肥用量 |
畝均商品有機肥施用量 |
畝均畜禽糞肥施用量 |
畝均農藥用量 | |||
鎮街1 |
村1 |
農戶1 |
||||||||||||
鎮街1 |
村1 |
農戶2 |
(2)畜禽養殖業
以滕州市農業農村部門直連直報信息系統數據為基礎,掌握試點區域規模養殖場各類畜種養殖數量、清糞方式、糞污存儲設施配備情況、糞污處理利用去向等情況。
對于規模養殖場,要進一步通過入戶走訪和現場調查更新校核直連直報數據,入戶調查比例不低于試點區域規?;B殖場總數的50%,調查數據填入表4-6。
對于規模以下養殖戶,通過試點區域各村村委會問詢、入戶調查等方式獲取各村莊養殖情況信息,將調查數據填入表4-7。
表4-6試點區域規模養殖場信息調查表
序號 |
鎮街 |
行政村 |
養殖場名稱 |
場區經度 |
場區緯度 |
生豬 全年 出欄 量 (頭) |
奶牛 年末 存欄 量 (頭) |
肉牛全年出欄量(頭) |
蛋雞年末存欄量(萬羽) |
肉雞全年出欄量(萬羽) |
其他畜種類型(頭) |
圈舍清糞方式 |
糞污存儲設施 配套情況 |
糞污處理利用去向 |
1 |
鎮街1 |
村1 |
養殖場1 |
|||||||||||
2 |
鎮街1 |
村1 |
養殖場2 |
注:糞污存儲設施配套情況填寫已配套、未配套;
表4-7試點區域各村莊養殖戶信息調查表
序號 |
鎮街 |
行政 村 |
生豬全年出欄量 (頭) |
奶牛年末存欄量 (頭) |
肉牛全年出欄量 (頭) |
蛋雞年末存欄量 (萬羽) |
肉雞全年 出欄量 (萬羽) |
其他畜種(頭) |
糞污存儲設施配套情況 |
糞污處理利用去向 |
1 |
鎮街1 |
村1 |
||||||||
2 |
鎮街1 |
村2 |
注:糞污存儲設施配套情況填寫已配套、未配套;
(3)水產養殖業
通過試點區域各村村委會問詢、入戶調查等方式獲取各村莊水產養殖類型、養殖模式、養殖產量、養殖面積等信息。將調查數據填入表4-8。
表4-8試點區域各村莊水產養殖情況調查表
序號 |
鎮街 |
行政村 |
養殖模式 |
淡水養殖產品產量 (萬噸) |
淡水養殖面積 (畝) |
1 |
鎮街1 |
村1 |
填序號 |
||
2 |
鎮街1 |
村2 |
注:淡水養殖模式:①網箱養殖②圍欄養殖③池塘養殖④工廠化養殖⑤其它
面源污染防治措施落實情況調查:
(1)種植業污染防治措施落實情況
由農業農村部門填寫試點區域當年化肥、農藥減量措施實施情況,見表4-10。為評估試點區域面源污染治理成效,需要通過現場調研、走訪問詢等方式,調查核實試點區域當年測土配方施肥、有機肥替代化肥、水肥一體化等化肥、農藥減量措施的實施情況,定性判斷試點區域減肥增效措施成效。
(2)養殖業污染防治措施落實情況調查
由農業農村部門填寫試點區域當年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措施實施情況(表4-11)和水產養殖污染防治措施實施情況(表4-12)。
根據填報數據,核實畜禽規模養殖場糞污存儲設施配套情況、糞污資源化利用計劃和資源化利用臺賬建設情況、糞污綜合利用率及變化情況,核實糞污堆漚還田、生產有機肥、糞污沼氣發電等資源化利用模式落實情況和實際效果。核實規模以下養殖戶糞污存儲設施配套情況和糞污處理利用措施等。核實水產養殖業采用生態養殖模式和尾水治理模式相關減排措施的實施情況,評估試點區域減排措施成效。
表4-10年試點區域種植業化肥減量增效情況統計表
編號 |
鎮街 |
村莊 |
上一年度化肥使用總量(折純,公斤) |
本年度化肥使用總量 (折純,公斤) |
減肥措施 | |||||||||||
氮肥 |
磷肥 |
鉀肥 |
氮肥 |
磷肥 |
鉀肥 |
測土配方施肥 |
有機肥替代 |
水肥一體化 |
其他 (注明具體措施) | |||||||
面積 (畝) |
減量 (折純,公斤) |
面積 (畝) |
減量 (折純,公斤) |
面積 (畝) |
減量 (折純,公斤) |
面(畝) |
減(折純,公斤) | |||||||||
填報人:審核人:填報單位:填報日期:
表4-11年試點區域畜禽規模養殖場污染防治措施統計表(一)
編號 |
鎮街 |
村莊 |
養殖 場 |
糞污存儲設施配套情況 |
糞污資源化利用計劃和臺賬建設情況 |
糞污綜合利用率(%) | ||||
糞污堆漚還田占 比(%) |
有機肥廠統一加工處理(%) |
糞污沼氣發電 (%) |
其他利用方式 (%) |
合計(%) | ||||||
糞污綜合利用率:根據畜禽規模養殖直聯直報信息系統數據測算。
表4-11年試點區域規模以下養殖戶污染防治措施統計表(二)
編號 |
鎮街 |
村莊 |
糞污存儲設施配套率 (%) |
糞污資源化利用率(%) | |||
糞污堆漚還田占比 (%) |
糞污集中收集處理利用 (%) |
其他處理利用方式 (%) |
合計 (%) | ||||
注:糞污存儲設施配套率(%):村莊內配備了糞污存儲設施的養殖戶占所有養殖戶比例。
表4-12年試點區域淡水養殖減排措施統計表
序號 |
鎮街 |
村莊 |
人工養殖 淡水產品產量 (噸) |
人工淡水養殖面積(畝) |
養殖模式面積(畝) |
備注 | ||||
上年生態養殖模式面積 |
當年生態養殖模式面積 |
上年尾水治理模式面積 |
當年尾水治理模式面積 |
當年傳統養殖模式面積 |
||||||
注:1.生態養殖模式:依據《2020年生態健康養殖模式推廣行動方案》(農辦漁〔2020〕8號附件1),指池塘工程化循環水養殖技術模式、工廠化循環水養殖技術模式、稻漁綜合種養技術模式、深水抗風浪網箱養殖技術模式、大水面生態增養殖技術模式、鹽堿水綠色養殖技術模式、多營養層級綜合養殖技術模式、魚菜共生生態種養技術模式、集裝箱式循環水養殖技術模式等綠色健康養殖模式。
2.尾水治理模式:依據《2020年養殖尾水治理模式推廣行動方案》(農辦漁〔2020〕8號附件2),指池塘底排污尾水處理技術模式、集中連片池塘養殖尾水處理技術模式、人工濕地尾水處理技術模式、“流水槽+”尾水處理模式、工廠化循環水處理技術模式等尾水循環利用或達標排放模式。
3.傳統養殖模式:指生態養殖模式和尾水治理模式以外的其他養殖模式。
4.1.4數據應用
2024年12月完成農業污染源詳細調查工作。2024年調查數據用于試點區域面源監測點位的布設、重點治理任務清單的提出。2025年調查數據用于農業污染負荷評估工作。
2025年11月-12月開展污染防治措施落實情況填報和核實工作。核實的情況用于面源污染治理成效評估考核。
由生態環境部門聯合農業農村部門共同開展農業污染源及減排措施落實情況調查工作,或請第三方技術支撐單位負責開展調查。
4.2農業面源污染監測
4.2.1工作目標
以流域為基本監測單元,結合地表水水質監測斷面對應匯水范圍,綜合考慮地形地貌、土壤類型、土地利用方式以及農業生產活動等,在農業源污染物排放量高,種植業、養殖業等農業面源污染問題突出的區域,按照《流域農業面源污染監測技術規范》(NY∕T3824-2020)《地表水和污水監測技術規范》(HJ/T91-2002)有關要求,布設地表水監測斷面,開展水文、水質同步監測,核算水環境中污染物通量及變化情況,為農業面源污染負荷評估提供數據支撐。
4.2.2點位布設
在界河、北沙河、城郭河流域各試點區域,布設手工監測斷面及自動監測點位,開展農業面源污染監測工作?;陔菔忻嬖搭愋秃椭饕O測污染物,結合地表水環境質量現有監測斷面,監測站點位置主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在試點區域優先選擇具有一定天然閉合性,地形地貌、土壤類型、土地利用方式以及農業生產活動具有較強代表性的典型子流域。
(2)在子流域入口和出口分別設置1個入境(對照)斷面和1個出境(總控制)斷面,按照子流域內各類型農業污染源分布情況,設置重點斷面。
入境斷面:用來反映水流進入流域時的水質狀況,應設置在水系剛進入流域且尚未受到本區域污染影響處,在本方案中,根據各流域農業污染源分布情況,設為試點區域上游來水匯入口。
出境斷面:用來反映流域總體出口水質,應設置在流域最后的污水排放口下游,污水與河水已基本混勻并盡可能靠近水系出口,在本方案中,根據各流域農業污染源分布情況,設為試點區域出境排水口。
重點斷面:在集中連片種植區的農田灌溉入口和退水出口處分別設置1個種植業流失控制斷面;在畜禽或水產養殖集聚區的入口和出口分別設置1個養殖業污染控制斷面;在支流、干流交匯處設置控制斷面。
監測位置初步確定后需通過現場踏勘核實斷面設置的科學性、合理性、安全性;所選斷面應具備測流條件,位于順直河段,河床穩定、水流集中的無淺灘處。根據上述原則,本方案提出3個試點區域點位布設初步示意圖:
(1)界河試點區域
界河試點區域設置1個入境斷面J1,位于界河鎮北側界河入境斷面;于銀河水務(滕州大塢)有限公司排污口周邊設置1個斷面J2,作為背景斷面剔除工業廢水污染因素;設置1個重要斷面J3,位于大塢鎮與濱湖鎮交界處,大塢鎮以種植馬鈴薯為主,為典型種植業面源;設置1個出境斷面J4,即現有界河入湖口。共設4個監測斷面。
(2)北沙河試點區域
北沙河試點區域設置1個入境斷面J5,位于巖馬水庫出口,作為背景斷面;設置1個重要斷面J6,位于姜屯鎮馬鈴薯種植區與糧食作物交界處;于滕州市深水清河污水處理有限公司排污口周邊設置1個斷面J8,作為背景斷面剔除生活污水污染因素;設置2個重要斷面J7、J9,分別位于北沙河、小黑河分支河流交匯口上游;設置1個出境斷面J10,即現有王晁橋國控斷面。
(3)城郭河試點區域
城郭河試點區域于東沙河街道設置2個入境斷面J11(即現有前梁橋斷面)、J14;于滕州北控匯通水質凈化有限公司排污口、國電銀河水務(滕州)有限公司排污口處分別設置1個監控斷面J12、J15,作為背景斷面剔除城市生活因素、工業廢水污染因素;設置2個重要斷面J13、J16,分別位于城河、郭河分支河流交匯口上游;設置1個出境斷面J17,即現有群樂橋國控斷面。
4.2.3監測方式
監測方式采取手工監測和自動監測相結合的方式,視衛星數據獲取情況和設備條件,輔助遙感監測和無人機監測等其他手段。水文宜采用自動在線監測方式,水質監測推薦選用自動監測設備與方法,如不具備自動監測條件可采用自動采樣或人工監測;注意水文、水質監測的同步性,在水質監測采樣時同時采集水文指標。
4.3農業面源污染負荷評估
4.3.1工作目標
持續開展農業面源污染負荷評估。綜合使用系數法和模型法2種手段,結合調查和監測數據成果,核算不同類型污染源排放量和入河量,即農業面源污染負荷,對試點區域內各行政污染負荷進行排序,確定重點區域、重點治理對象和重要時段,明確治理任務和治理時序,優化監測點位布設,將治理措施、工程項目和資金集中到最需要治理的區域和污染源,確保農業面源治理成效,摸索一套適用于滕州市的農業面源監管技術手段,找到農業面源監管抓手。
4.3.2排放量評估
排放量評估主要采用系數法。核算方法參考本方案“試點區域選擇”章節,原則上評估區域以行政村為單位,按照年度種植面積、畜禽養殖業和水產養殖業產量最新數據、試點區域內各行政村年度平均施肥量及種植業、養殖業氮磷流失系數,對不同類型面源污染物排放量進行系統核算,推薦第三方技術部門對種植業流失系數進行實地監測。氮磷流失(排放)系數可通過以下途徑獲?。?/p>
①查閱本地區現有資料或研究成果,進行修正校準后使用;
②通過實地監測獲取,方法可參考《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產排污系數手冊—農業源》中的系數測算方法;
③無法校正或監測確定的,可參考《農業源產排污核算系數手冊》(部2021年第24號公告)確定。
(1)種植業污染物排放量
種植業水污染物主要為總氮、總磷、氨氮,計算公式如下:
Qj=(Ag×egj+Ay×eyj)××10-3
其中:Ag—某評估區域農作物總播種面積(單位:公頃);
egj—某評估區域農作物種植過程中第j項污染物流失系數(單位:公斤/公頃);
Ay—某評估區域園地的面積(單位:公頃);
eyj—某評估區域園地第j項污染物流失系數(單位:公斤/公頃);
qj—某評估區域調查年度用于種植業的含氮(磷)化肥單位面積使用量(折純,單位:公斤/公頃);
q0—某評估區域流失系數測量年用于種植業的含氮(磷)化肥單位面積使用量(折純,單位:公斤/公頃);
(2)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量
畜禽養殖業水污染物要為總氮、總磷、氨氮、化學需氧量。畜禽養殖業水污染物排放量一般等于5類畜禽(生豬、奶牛、肉牛、蛋雞、肉雞)的污染物排放量之和,計算公式如下:
Bij=(qi規?!羏ij規模+qi養殖戶×fij養殖戶)×10-3
其中:Bij—某評估區域第i類畜禽養殖第j項污染物排放量(單位:噸);
qi規?!吃u估區域第i類畜禽規?;B殖場存/出欄量(單位:頭(羽));
fij規?!吃u估區域第i類畜禽規?;B殖場第j項污染物排污系數(單位:千克/頭(羽));
qi養殖戶—某評估區域第i類畜禽養殖戶存/出欄量(單位:頭(羽));
fij養殖戶—某評估區域第i類畜禽養殖戶第j項污染物排污系數(單位:千克/頭(羽))。
(3)水產養殖業污染物排放量
水產養殖業水污染物主要為化學需氧量、氨氮、總氮、總磷,計算公式如下:
wj=(q產量×ej)×10-3
其中:q產量—某評估區域水產養殖的水產品產量(單位:噸);
ej—某評估區域水產養殖第j項污染物排放系數(單位:千克/噸)。
4.3.3入水體量評估
農業面源污染負荷評估即評估各類農業面源污染物入水體負荷(噸/年),以達到農業面源治理與水質掛鉤的目的??刹捎孟禂捣ê湍P头?種方法,結合各地自然地理特征和基礎數據詳略程度,因地制宜選擇負荷評估方法,基礎數據完備、技術水平較高時,采用模型法,基礎較薄弱、數據缺乏時,可選擇系數法,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與監督指導試點工作初始年,負荷評估可采用系數法。
4.3.3.1系數法
系數法評估在排放量核算的基礎上進行,農業面源污染物j的入水體負荷Lj:
Lj=Σ(pj+Ej+wj)
其中:Pj、Ej、Wj分別為評估區域種植業、畜禽養殖業、水產養殖業第j項水污染物的入水體負荷(單位:噸)。
pj=Qj根λj
λj—第j項污染物的入水體系數。入水體系數可通過實地監測或模型模擬進行修正。
Ej=(Bij)根λj
其中:Bij—某評估區域第i類畜禽養殖第j項污染物排放量(單位:噸)。
即水產養殖業污染排放量Wj。
主要考慮降雨、地形等產排污系數修正因子及地表徑流、地下徑流、土壤侵蝕和植物截留等流域損失過程對農業面源污染入水體負荷的影響,入水體系數的計算公式為:
λ=δ×ε
其中:δ—產排污系數的流域修正因子,體現降水、地形的區域差異性;
ε—污染物遷移轉化系數。
4.3.3.2模型法
由于面源污染起源分散、多樣,其地理邊界和位置難以識別和確定,加上面源污染驅動因素多樣、過程復雜、形成機理尚不明確,給面源污染負荷的定量分析帶來很大困難,監測很難區分農業面源與點源、移動源、生活源、城市面源等產生的貢獻量,同時,模型在空間上可適用于田塊到流域等不同尺度,經過驗證和校正的模型,時間上可用于面源負荷預測。常用的面源模型以機理模型為主,應用較為廣泛的有SWAT、HSPF、NH3-NnAGNPS、USLE等,模型法一般包含模型選取、模擬過程、模型改進3個步驟:
農業面源污染負荷評估模型的選取需考慮典型區域自然地理特征和模型本身的優缺點及適用范圍,通常模型選取原則如下:
①考慮選取模型模擬結果的準確性、精確度及可行度;
②明確所需模擬的過程、參數和指標;
③考慮典型流域的地形、氣候、土壤、水系等自然因素,結合模型模擬的最佳適用范圍,評估選取模型的適用性;
④考慮擬選擇模型數據的可獲取性,包括模型構建的基礎數據和模型率定數據。
農業面源污染過程模擬主要分陸地過程和河道演算2個階段。陸地過程主要應用坡面模型,包括降水徑流、土壤流失和污染物水質模型;河道演算主要應用河道水動力、河網輸沙和河道水質模型。
以應用較為廣泛的SWAT模型為例,模擬過程主要包括:
(1)數據收集。模擬模型法涉及的數據一般分為5類:基礎地理信息數據、資源現狀數據、環境質量數據、氣象水文數據、農業生產水平等,可通過資料收集、現場調查或文獻調研等方式獲取。
(2)子流域劃分。加載數字高程(DEM)、研究區域范圍(可選)、河網水系(可選)等數據進行子流域的劃分。1個子流域可能包含1個或若干個行政村或自然村組,盡量優先利用調查數據,以減少資料收集的工作量。
(3)數據處理。根據模型數據要求,形成土地利用分布圖、土地利用類型索引表、土壤類型分布圖、土壤類型索引表、土壤物理屬性文件(即土壤數據庫參數)、降水數據、氣溫數據和管理措施數據等。
(4)水文響應單元(HRU)劃分和模型計算。在子流域的基礎上,根據土地利用類型、土壤類型和坡度,將子流域內具有同一屬性的不同區域劃分為同一類單元。模型計算時,分別計算每個單元的水文過程,然后在子流域出口將所有單元產出進行疊加得到總量。
(5)模型參數的率定和驗證。利用降雨、徑流、泥沙、污染物數據,分別進行水文、泥沙和水質模擬中重要參數的率定和驗證。比較模擬結果與實測值之間的誤差,以驗證模型參數的可靠性和適用性。
(6)結果分析。利用驗證好的模型計算流域農業面源污染物入水體負荷,分析時間和空間分布特征。
4.3.4優先治理任務清單
綜合污染源實地調查、水質監測、負荷評估結果,確定優先治理區域和治理任務清單。從水質現狀、面源污染負荷和治理任務可操作性3個方面制定各優先治理區域名單和任務清單,針對其污染特征,明確面源治理的主要方向,并明確優先區域選取原因、治理任務確定原因。
(1)優先治理區域確定
通過監測數據,定位水質明顯較周邊差的子流域,確定該子流域內面源污染負荷典型區域(種植業或/和養殖業總氮、總磷、氨氮或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占該區域污染物排放總量50%以上的區域),并對子流域內部所有區域進行風險排序,分為高、中、低三類:
高風險:負荷排名前30%的區域;
中風險:負荷排名31%~70%的區域;
低風險:負荷排名后30%的區域。
可根據環境管理需求對劃分結果進行調整。
(2)優先治理任務確定
針對每個區域農業面源的特點,綜合“源頭減量—循環利用—過程管控—末端治理”等措施進行組合,初步評估治理措施的類型,征求該區域內涉及的農業農村部門、農藝或養殖指導機構意見,判斷措施是否可以執行,確定優先治理任務清單。清單編制最終成果示例如下表所示:
表4-13農業面源污染優先治理區域和任務清單示例表
鄉 鎮 |
行政村 |
自然村 |
特色產業 |
所屬水系 |
監測 點位 |
水質 類別 |
污染 因子 |
建議治理措施 |
區域確定原因 |
示例界河鎮 |
行 政 村 1 |
自 然 村 1 |
農業種植、畜禽養殖 |
界河 |
界河 監測 斷面 |
Ⅴ |
總氮、總磷、化學需 氧量 |
源頭減量:種養結合 循環利用:有機肥替代化肥減量增效; 末端治理:農田退水治理 池塘養殖尾水治理 |
種植業、水產養殖業污染負荷排名為1; 水質超標 |
4.4農業面源污染治理
4.4.1種植業面源污染治理措施
化肥和農藥是農田面源污染的重要來源,水是污染物的載體,農田水土的流失是農田面源污染的主要表現形式。種植業面源污染治理可以從源頭減量、農田原位阻控、過程攔截、農田尾水循環利用和末端治理等幾個環節入手,采用工程技術和管理技術相結合的措施,盡可能減少農田灌溉量和化肥和農藥的使用量。種植業面源污染治理應摒棄末端治理的思想,治理措施越靠前,長期效果越好,治理成本越低。
(1)源頭減量
推進化肥減量增效。一是以精確定量施肥為導向,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通過取土化驗,獲得田間土壤養分數據;開展田間試驗,進行肥效對比、計算配方參數、氮肥利用率等;制定滕州市主要農作物施肥技術指導意見,提出主要農作物推薦施肥方案和主推肥料配方,引導企業按方生產、指導農民按方施用,讓作物吃上“營養套餐”。根據農時制定發布滕州市春馬鈴薯、夏玉米、冬小麥施肥技術指導意見。二是推廣應用新型肥料,替代傳統肥料。推廣應用配方肥(復混肥)、緩(控)釋肥料、水溶肥料、有機無機復合肥、生物有機肥、氨基酸肥料等新型肥料,替代傳統的尿素(氮肥)、二銨(氮磷肥)等養分單一的肥料,提高肥料養分的協同作用,促進減量增效。三是推廣應用施肥新技術,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推廣應用水肥一體化、種肥同播、機械深施等新型施肥方式取代傳統的人工撒施、淺施行為,通過新型施肥方式能夠促進肥料吸收利用,相應地可以減少肥料用量。
在大塢鎮馬鈴薯種植區域,根據馬鈴薯生長需要,推進馬鈴薯“減肥增效”項目,推動施肥方式轉變。該項目通過“一減雙增”,減少大化肥投入量,增加菌肥、中微量元素投入量,在畝均用肥成本不增加的前提下,提高馬鈴薯產量、品質,幫助農民改善用肥習慣,改良土壤,更好地增產增收。在濱湖鎮、西崗鎮等小麥、玉米旱作區域,結合果菜茶、綠色有機食品等經濟作物,提高有機肥替代化肥比例,減少化肥用量;強化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應用,實現小麥、玉米、大豆、蔬菜等作物全覆蓋;培育扶持一批化肥統配統施專業化服務組織。開展田間試驗,加強與科研、教學單位協同合作,按照“統籌規劃、區域設點、綜合試驗”的要求,開展主要農作物肥效和化肥利用率試驗,結合實際開展有機無機配合、機械施肥、水肥一體化、中微量元素、新型肥料等田間試驗。
推進農藥減量增效。滕州市積極開展農作物病蟲草害統防統治,定期開展科技下鄉宣傳活動,在重要防控節點出臺農作物綜合防治技術意見。試點區域整體推廣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施用,集成推廣理化誘控、生物防控、生態調控、物理防治、科學用藥等綠色防控技術模式,如殺蟲燈、粘蟲板、性誘劑等措施,提高綠色防控技術普及率;在糧食主產區和馬鈴薯主產區,推廣科學精準施藥技術,以小麥、玉米和經濟作物為重點,推進新型植保機械應用,提升施藥器械裝備水平,鼓勵開展全承包統防統治服務,扶持一批病蟲專業化統防統治服務組織、新型農藥經營主體等植保專業服務組織;加強重大病蟲害監測預警預報體系建設,準確掌握病蟲害發生發展動態,及時發布病蟲預警預報,堅持達標防治,適期防治,避免盲目用藥;嚴格實行《農藥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及農業投入品質量標準,堅決管控國家全面禁止和限制生產、銷售、使用的46種農藥。
(2)循環利用
推廣立體、有機種養循環技術模式。實施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項目,建設畜禽糞污區域處理中心,全市養殖場廢棄物有效收集、規范處理能力得到明顯提升,聯合生態環境部門通過開展季度督導檢查、隨機抽查、規模養殖場專項檢查等活動,讓養殖場戶提高意識、承擔壓力,主動升級畜禽糞污處理設施設備,科學處理、合理利用畜禽糞污。
(3)過程管控
強化秸稈打捆離田和綜合利用。堅持把秸稈還田作為肥料化利用的主渠道,積極推廣小麥秸稈快速還田技術。廣泛宣傳引導,充分利用電臺、電視臺、滕州日報等媒體廣泛宣傳,使廣大干部群眾把秸稈綜合利用變成自覺行動。做好秸稈還田技術指導。指導機手實施低留茬、細粉碎、均勻拋灑作業,對聯合收割機手統一技術培訓,機械收割留茬高度控制在10公分以內,秸稈粉碎長度控制在5公分以內。鼓勵秸稈離田收儲利用。支持經營主體配備打捆機、摟草機、抓草機等秸稈收儲機械,開展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秸稈離田收儲2萬畝以上,積極開展秸稈肥料化、飼料化、能源化、原料化、基料化利用,完善秸稈收儲轉運網絡,進一步加大收儲與綜合利用力度,實現秸稈轉化增值。
推廣應用施肥新技術,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推廣應用水肥一體化、種肥同播、機械深施等新型施肥方式取代傳統的人工撒施、淺施行為,通過新型施肥方式能夠促進肥料吸收利用,相應地可以減少肥料用量。
(4)末端治理
因地制宜開展生態治理。聚焦南四湖流域生態環境保護,積極打造“清水走廊”,啟動實施“山水林田大會戰”以來,滕州市圍繞荒山披綠、河道治理、產業增綠、城區繡綠、鎮村興綠、綠道提升、濕地復綠、防火護綠、山體修復、沃田高產等重點工程,按流域、片區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綜合治理。在界河流域,修建生態廊道,項目濱湖段占地約110萬平方米,共整治河道內灘約580畝,河堤護坡約400畝;大塢鎮段全長8.96公里,涉及15個村;界河段河道兩側大堤進行了綠化,綠化面積達到320余畝,完成河堤道路硬化、河堤行道樹栽植、河灘綠化、節點打造、橋下輔道硬化、穿堤橋涵建設、漫水橋加固維修、沿線村莊提檔升級等建設內容,實現了經濟效益、景觀效益和生態效益共贏。以紅菏文化、微湖文化為主題,在橋口、路口連接處建設“藕遇相連”“濱至如歸”“湖口春曉”等特色景觀節點,栽植月季近萬株,營造滕州市典型生態農業景觀,美化河湖生態環境。
開展廢棄農膜、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貯運和綜合利用網絡建設。堅持系統謀劃、綜合施策,科學規劃收貯運網絡布局規范實施回收站點建設,探索創新回收處置模式,全鏈條抓好“回收一貯運一處置”各個工作環節,最終實現“戶(分類)清理一村(臨時點收集)暫存一鎮(固定點)集中一縣處置”的廢棄農膜、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體制。在全市開展廢棄農膜、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貯運全覆蓋網絡建設試點工作,全市設置固定回收站(中心)7處,依據農時季節,在覆膜基地、行政村、農民合作社等設立臨時回收站點120處左右2023年年底前基本建成覆蓋全市的廢棄農膜、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貯運網絡,回收處置廢棄農膜1400噸,農藥包裝廢棄物40 噸。全市田間地頭、溝渠路、河道、水塘、機井等周邊區域無明顯可見的廢棄農膜、農藥包裝廢棄物,土壤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在覆膜作物主要集中的區域和農藥使用量較大的區域,通過科學選址、充分論證,科學規劃設置各類回收站點,形成以縣級回收中心、固定回收站為主點,農田村莊臨時回收站點為分點,農村生活垃圾回收點等為補充的縣、鄉、村三級回收貯運網絡。
4.4.2畜禽養殖業面源污染治理措施
畜禽養殖污染貢獻了農業面源中絕大部分的有機污染,以化學需氧量或高錳酸鹽指數指示。畜禽養殖業面源污染治理需從污染治理和環境監管兩種手段著手,綜合采取源頭減量、循環利用、過程管控、末端治理等措施。
(1)源頭減量
規范畜禽養殖布局和投入品管理。依法依規執行畜禽養殖禁養區劃定,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排污許可登記管理等環境準入制度;根據《滕州市畜禽養殖污染防治規劃》,按照“以地定養、種養結合”的原則,針對滕州市全域,配合種植業養分需求、旱作土壤面積及地力提升要求等,優化規模養殖空間布局;以規?;i養殖場為重點,建立畜禽投入品使用管理制度,嚴格規范獸藥、飼料添加劑的生產和使用,防止過量使用,促進源頭減量;科學配制飼料,探索益生菌的組合應用,促進飼料吸收,從源頭減少糞便排放,提高飼料利用率。
加強畜禽養殖場戶標準化建設。在濱湖鎮、鮑溝鎮、大塢鎮及姜屯鎮,全面推廣場戶標準化建設和清潔化生產技術,普及干清糞、雨污分流、干濕分離、臭氣處理、暫存池等基礎設施,從源頭減少污水和臭氣的產生。
(2)循環利用
建立散養畜禽糞污集中處理模式。在養殖集中區,建設畜禽糞污統一收處中心、有機肥加工配送中心,輻射帶動周邊村組規模以下養殖場戶,加快構建糞肥運輸、利用市場化機制,培育糞肥還田社會化服務組織;嚴格規范大型養殖場畜禽糞污還田檢測和土地面積,中小規模養殖場持續做好畜禽糞肥低成本、機械化、就地就近全量還田。
鼓勵綠色種養循環。推廣“有機肥+配方肥”“有機肥+水肥一體化”等技術,把水肥一體化、有機肥替代化肥與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相結合;創建果菜茶、食用菌等經濟作物和特色產品種養結合基地和綠色有機食品基地,提升有機食品商品附加值,促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產業發展。
(3)過程管控
加強規模養殖場戶糞污貯存、轉運配套設施建設。試點區域加強場內畜禽固體糞便貯存、污水暫存池、沼氣池、沉淀池等貯存設施建設,提升貯存設施容積,做好加固、防滲措施,推動畜禽糞污貯存設施可持續運行,試點區域配備吸污車等糞污轉運設備,根據各場戶實際還田需求,鼓勵配備還田管道、田間貯存等設施。
探索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能力建設。鼓勵糞污處理中心通過物聯網、GPS、信息系統等手段,加強糞污、沼渣、沼液、糞肥等未達到排放或利用標準的中間產物貯存和轉運管理,對糞污轉運車實行監控,避免隨意傾倒;逐步建立縣域畜禽糞污收集、處理、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統。
(4)末端治理
規范畜禽資源化利用管理。試點區域所有規模養殖場堆肥、漚肥、肥水還田利用應嚴格執行《畜禽糞便還田技術規范》(GB/T25246-2010)、《沼肥施用技術規范》(NY/T2065-2011),對堆肥場地不夠、污水貯存設施容積不足、沼氣工程運行不良的規模養殖場應進行提標改造,避免雨季造成糞便、污水外溢;以規?;B殖場為主,構建還田利用設施,配套沼液滴灌、噴灌系統、沼液噴施車、糞肥機械化深施等設施設備。
4.4.3水產養殖業面源污染治理技術
傳統水產養殖模式作為單向流動的線形經濟,對資源利用常常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遵循水產養殖綠色發展理念,應從源頭管控、過程管控、末端治理等方面入手,結合工程措施和養殖行為、養殖方式調整等措施。
(1)源頭減量
優化水產養殖空間和養殖方式。立足現有水產養殖污染防控,實行分區管控,劃定禁止養殖區、限制養殖區和養殖區,合理安排水產養殖生產;養殖區嚴格核定水域養殖容量,探索多品種套養技術;持續開展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區創建,發展滕州市標準化池塘生態養殖模式;推廣疫苗免疫、生態防控措施,加快推進水產養殖科學投餌和獸藥減量行動。
(2)過程管控
加強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建設。推廣工廠化循環水養殖、池塘生態循環水養殖及大水面網箱養殖等低排污水產養殖技術。推廣“稻-漁”“漁-菜”“生物浮床”“微生態制劑”“微孔增氧”“高位池循環”等養殖模式,實現養殖生物-水體-水生植物之間生態循環和漁業節水。大力推廣池塘內循環和高位池養殖模式,減少養殖廢水排放,增加多級凈化池和沉淀池,建設人工濕地,采取物理、化學、生物等措施凈化廢水并循環利用。養殖廢水可綜合用于農業灌溉加以有效利用。
(3)末端治理和循環利用
規范水產養殖尾水處理。針對試點區域內,有尾水排放行為、且與水系發生交換的池塘養殖,設置水產養殖廢棄物收集和處理裝置,結合生態浮床與富氧掛膜工藝對收集的廢棄物進行生態凈化處理。
推動養殖尾水資源化利用。通過對養殖尾水進行物理過濾、生物凈化、殺菌消毒、脫氣增氧等處理,去除養殖尾水中的有害物質后,使部分養殖尾水得以循環利用。
4.5農業面源污染防治績效評估
面源污染防治績效評估主要針對面源監測數據所反映出的試點區域水體改善程度和面源治理措施落實情況兩個方面開展。治理措施評估范圍主要包括種植業、畜禽養殖業和水產養殖業。結合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農業源數據,主要考慮農業面源污染物對水環境質量的影響,初步確定評估指標為總氮(TN)、總磷(TP)、氨氮(NH3-N)、化學需氧量(COD,僅養殖業)。
4.5.1評估基量
以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農業源污染物排放量和核算方法為基礎,結合農業污染源調查獲取的統計數據,更新至2023年(基準年),作為評估的基量(基量不僅是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也包括需納入評估的主要治理措施基數)。
4.5.2納入評估的主要治理措施
依據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技術清單,結合區域實際,從種植業、畜禽養殖業、水產養殖業分別篩選納入評估的主要治理措施。
初步建議納入評估的主要治理措施為:
種植業:化肥減量、保護性耕作;
畜禽養殖業:糞污資源化利用、達標排放;
水產養殖業:養殖尾水治理及資源化利用;
綜合類:明確責任主體的人工濕地水質凈化工程、河湖緩沖帶等治理措施。
4.5.3建立評估體系
基于對納入評估的主要治理措施的定量統計,綜合考慮各污染物對水環境質量影響的重要程度,對農業面源污染物的削減效率進行綜合評估。
由于農業面源污染排放的TN、TP、NH3-N、COD對水環境影響的重要程度不同,為統一標準,擬采用農業面源污染綜合削減率進行定量化評估(以TN作為綜合排放量基準,其他指標根據影響程度換算為TN當量排放量)。農業面源污染綜合削減率為評估區域種植業、畜禽養殖業、水產養殖業等采取相應治理措施后主要污染物綜合排放量削減幅度。
第五章重大工程
根據滕州市農業面源污染組成特征,因地制宜建設種植業面源污染綜合防控、畜禽養殖污染治理、水產養殖污染防治等工程,綜合治理農業面源污染,同時,開展面源污染監測、監管體系建設等能力提升工程,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與監管重大工程項目見下表:
表5-1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與監管重大工程項目清單
項目類型 |
項目名稱 |
主要內容 |
擬實施區域(范圍、河段) |
擬實施年份 |
種植業 |
農作物病蟲害監測防控項目 |
推進農作物病蟲害統防統治,適時組織應急防控,抓住重大病蟲、重點地區、關鍵時期,指導開展綜合防治和統防統治,強化綠色防控、科學用藥、減量用藥,提高防控效果,實施飛防面積30萬畝。 |
界河、北沙河、城郭河試點區域,大田作物和馬鈴薯主產區 |
2024年-2025年 |
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項目 |
推進以農為主的秸稈綜合利用,重點推進秸稈高質量還田和腐熟還田,建立秸稈還田技術規程,形成秸稈科學還田模式,全市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5%以上,秸稈“五化”利用得到加強,農村環境得到有效改善,探索出可持續、可復制、可推廣的秸稈綜合利用技術路線、應用模式和運行機制。 |
界河、北沙河、城郭河試點區域,大田作物主產區 |
2024年-2025年 | |
化肥農藥減量工程 |
積極培育糧食種植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重點在集約化土地上推進測土配方施肥,優化施肥方式、調整施肥結構、實施多元替代,加強肥料新產品新技術新裝備集成創新和推廣應用,促進施肥精準化、智能化、綠色化、專業化,提高化肥利用率,穩定農用化肥施用總量,為穩糧保供、綠色發展、鄉村振興提供有力支撐。 |
界河、北沙河、城郭河試點區域,大田作物和馬鈴薯主產區 |
2024年-2025年 | |
廢棄農膜、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貯運和綜合利用網絡建設試點 |
在覆膜作物主要集中的區域和農藥使用量較大的區域,通過科學選址、充分論證,科學規劃設置各類回收站點,形成以縣級回收中心、固定回收站為主點,農田村莊臨時回收站點為分點,農村生活垃圾回收點等為補充的縣、鄉、村三級回收貯運網絡。 |
界河、北沙河、城郭河試點區域,馬鈴薯主產區 |
2024年-2025年 | |
畜禽養殖業 |
畜禽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提升工程 |
探索推進規模養殖場分級管理,加強規模場精細化、差異化管理。推動規模養殖場按照規范升級改造糞污處理設施。 |
界河、北沙河、城郭河試點區域,規模養殖場集中區 |
2024年-2025年 |
畜禽養殖專業戶糞污處理設施提升工程 |
推動養殖專業戶實施“防雨、防滲、防溢、無排污口”糞便污水儲存設施升級改造。 |
界河、北沙河、城郭河試點區域,規模養殖場集中區 |
2024年-2025年 | |
田間配套設施建設 |
對于養殖場(戶)分布密集的鎮街,推廣田間糞污暫存設施建設,引導周邊農戶實現糞污聚集,并逐步推廣普及。依據自身實際情況,選擇配置運輸罐車、遠距離施肥泵等糞污還田設施。 |
界河、北沙河、城郭河試點區域 |
2024年-2025年 | |
水產養殖業 |
生態池塘改造及污水處理項目 |
推進生態池塘改造及污水凈化,推進養殖尾水旁路處理凈化設施建設。 |
界河、北沙河、城郭河試點區域,水產養殖集中區 |
2024年-2025年 |
生態治理類 |
滕州市城河下游人工濕地水質凈化和生態修復工程一期 |
一期工程位于滕州市級索鎮城河河道內,主要工程內容包括河道走廊濕地工程、生態疏浚工程、土方調整工程、生態護坡工程及配套設施建設等。 |
城河試點區域 |
2024年-2025年 |
滕州市小龍河流域(大塢段)生態修復工程一期 |
河道走廊濕地工程、垃圾清運工程、生態疏浚工程、土方調整工程、生態護坡工程、生態植被修復工程、原位強化修復措施及配套設施建設等。 |
界河試點區域 |
2024年-2025年 | |
北沙河生態濕地治理項目 |
濕地治理、種植相關植被。 |
北沙河試點區域 |
2024年-2025年 | |
界河生態綠廊建設 |
對界河及其堤壩兩側5米范圍內綠道、綠化景觀進行建設 |
界河試點區域 |
2024年-2025年 | |
監管能力類 |
農業面源監測體系建設工程 |
建立水文、水質監測體系,配備總氮、總磷、氨氮、COD、水位儀、流速儀、現場快速檢測等監測裝備及基站建設配套工程 |
滕州市試點區域 |
2024年-2025年 |
農田氮磷流失原位監測點的省級試點 |
開展農田氮磷流失原位監測點的省級試點工作。本監測點位徑流、淋溶復合點,監測點位于棗莊市滕州市大塢鎮大劉莊村,種植模式為黃淮海半濕潤平原區-露地蔬菜,監測目的在于摸清黃河流域平原區露地蔬菜栽培種植模式下,農田地表徑流和地下淋溶氮磷流失特征。 |
大塢鎮試點區域 |
2024年-2025年 | |
滕州市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與監督指導信息系統 |
初步建立滕州市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與監督指導信息系統,以試點區域為主,構建集數據管理、在線監控、面源負荷預測預警、治理措施篩選、績效考核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管理平臺。 |
滕州市 |
2024年-2025年 | |
試點工作支撐類 |
農業面源調查 |
開展現場調查、入戶抽查等,進行數據收集和比對、整理及編制調查報告等工作 |
滕州市試點區域 |
2024年-2025年 |
農業面源污染負荷評估和績效評估 |
監測數據分析、污染負荷核算,模型建立、參數收集和率定及優先治理區域和任務清單編制,績效評估等工作。 |
滕州市試點區域 |
2024年-2025年 | |
方案編制類 |
試點工作方案、試點監測方案、試點實施方案、調查及評估報告等規劃、總結報告編制等工作。 |
滕州市試點區域 |
2024年-2025年 |
第六章資金測算
6.1資金需求
本方案涉及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工程、監管能力提升工程、試點工作支撐、其他費用等4個費用類型,共2年實施,總計資金需求約24550萬元。
表6-1資金匡算表
項目類型 |
項目名稱 |
擬實施區域 (范圍、河段) |
資金 (萬元) |
種植業 |
農作物病蟲害監測防控項目 |
界河、北沙河、城郭河試點區域,大田作物和馬鈴薯主產區 |
800 |
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項目 |
界河、北沙河、城郭河試點區域,大田作物主產區 |
100 | |
化肥農藥減量工程 |
界河、北沙河、城郭河試點區域,大田作物和馬鈴薯主產區 |
150 | |
廢棄農膜、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貯運和綜合利用網絡建設試點 |
界河、北沙河、城郭河試點區域,馬鈴薯主產區 |
200 | |
畜禽養殖業 |
畜禽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提升工程 |
界河、北沙河、城郭河試點區域,規模養殖場集中區 |
300 |
畜禽養殖專業戶糞污處理設施提升工程 |
界河、北沙河、城郭河試點區域,規模養殖場集中區 |
100 | |
田間配套設施建設 |
界河、北沙河、城郭河試點區域 |
200 | |
水產養殖業 |
生態池塘改造及污水處理項目 |
界河、北沙河、城郭河試點區域,水產養殖集中區 |
100 |
生態治理類 |
滕州市城河下游人工濕地水質凈化和生態修復工程一期 |
城河試點區域 |
500 |
滕州市小龍河流域(大塢段)生態修復工程一期 |
界河試點區域 |
500 | |
北沙河生態濕地治理項目 |
北沙河試點區域 |
1000 | |
界河生態綠廊建設 |
界河試點區域 |
20000 | |
監管能力類 |
農業面源監測體系建設工程 |
滕州市試點區域 |
30 |
農田氮磷流失原位監測點的省級試點 |
大塢鎮試點區域 |
20 | |
滕州市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與監督指導信息系統 |
滕州市 |
50 | |
試點工作支撐類 |
農業面源調查 |
滕州市試點區域 |
100 |
農業面源污染負荷評估和績效評估 |
滕州市試點區域 |
200 | |
方案編制類 |
滕州市試點區域 |
100 | |
其他費用 |
項目實施前期費用 |
滕州市 |
50 |
其他不可預見費用 |
滕州市 |
50 | |
合計 |
24550 |
6.2資金籌措
積極爭取中央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與監督指導試點專項資金,爭取省環保專項資金和市級財政資金對試點縣建設的支持,加大縣本級財政資金投入,切實保障工作任務落實;高標準農田、河道治理等可申請中央相關試點項目或專項資金的,應充分與已有項目協調整合,從原渠道申請;發揮平臺融資優勢,支持社會資本參與,加強國開行等綠色信貸、綠色債券對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支持力度。
第七章進度安排
2024年5月底前,完成《滕州市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與監督指導試點工作方案》;
2024年12月底前,完成試點區域農業面源污染調查。2025年1月底前提交《滕州市面源試點區域污染源調查報告》;3月底前,完成污染負荷初步核算,提交《優先治理任務清單》,同期開展滕州市試點區域面源監測布點、面源污染治理等工作;
2025年9月底完成試點區域污染源調查更新,開展污染負荷評估(排放量、入河量),結合監測數據結果,于2025年12月底前,完成試點區域面源治理成效評估。試點工作時序安排表見下表:
表7-1試點區域主要任務工作進度表
主要任務 |
2024年 |
2025年 |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
提交《滕州市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與監督指導試點工作方案》 |
||||||||||||||||||||
試點區域農業面源污染調查,提交《滕州市面源試點區域污染源調查報告》 |
||||||||||||||||||||
完成負荷評估初步核算,提交《優先治理任務清單》 |
||||||||||||||||||||
試點區域面源污染治理 |
||||||||||||||||||||
試點區域農業面源污染調查更新 |
||||||||||||||||||||
試點區域污染排放量、入河量負荷評估 |
||||||||||||||||||||
年度面源污染治理成效評估 |
第八章保障措施
8.1加強組織領導
成立滕州市農業面源治理與監督指導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強化政府主體責任,做好項目落地、資金使用、任務分工、推進實施等工作,對實施效果負責。建立以滕州市級人民政府為核心的農業面源試點工作推進機制,生態環境、農業農村、水利、自然資源、發改及財政等部門密切配合、加強協作、信息共享,形成工作合力;壓實鎮級人民政府屬地管理職責,結合實際制定具體實施方案,積極協助推進工作任務,抓好具體落實。
8.2明確任務分工
充分認識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和監督指導工作復雜性,依據有關部門自身職責,明確面源試點工作任務分工。生態環境部門負責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與監督指導試點工作的整體推進、統籌協調和監督指導,牽頭農業面源污染調查監測、負荷評估和成效評估及組織相關工作技術交流與人員培訓。農業農村部門、生態環境部門牽頭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及工程實施,農業農村部門負責農業污染源頭減量和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等農業清潔生產的技術指導、農業投入品施用監督管理等,以及相關技能培訓,配合做好農業面源污染調查等工作;水利部門負責優化試點區域灌排體系、河道清淤和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等工作,配合做好農村生活源負荷評估;自然資源部門優化試點區域相關設施用地審批政策;發改部門協助有關項目立項;財政部門負責治理措施長效維護的資金籌劃和落實,其他各部門按照職責配合有關部門做好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和監督指導工作。
8.3加大資金投入
構建多級財政、責任主體自籌和社會資金參與的多元化投入格局,合理統籌中央資金,積極開拓其他資金渠道,切實保障工作任務落實;加大綠色信貸、綠色債券對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支持力度,重點支持化肥農藥減量增效、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池塘養殖尾水利用處理等,縣級財政保障相關處理設施的運行維護經費。
8.4強化監督考核
將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和監管工作納入各鎮政府考核體系,強化屬地責任。建立健全社會監督機制,將轄區內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工作進展通過滕州市政府網站向社會公示,將治理要求納入村規民約,將村民滿意度納入驗收評估范圍,將治理結果由所在行政村進行公示,接受當地群眾監督。
8.5建立多元共治
開展農資產品質量和農資市場秩序監管,確保非標準地膜等不合格生產資料不進入農業生產環節。發展農資綠色配售,推動農資經銷商成為污染防治的重要主體和信息傳導樞紐,引導農戶使用綠色高效的肥料農藥;充分發揮農業社會化服務機構、農民合作經濟組織作用,推廣“政府+協會+農戶”、“龍頭企業+協會+農戶”等模式;加強社會化服務發展,通過公益性服務與經營性服務結合、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支持新型經營主體、社會化服務組織等開展肥料統配統施、病蟲害統防統治、秸稈農膜收儲運等服務,向農民提供統測、統配、統供、統施“四統一”服務,形成“政府-市場-農戶”多元共管共治體系。
第九章預期成果
滕州市農業面污染治理與監督指導試點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成果:
(1)一套適用于滕州市的農業面源污染調查、監測和負荷評估的方法體系;
(2)一套滕州市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技術模式;
(3)一套適用于滕州市的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成效評估指標體系;
(4)一套滕州市農業面源污染監測網絡。
文件文字版:
2024 14號山東省滕州市農業面源治理與監督指導試點工作方案.doc文件PDF版:
2024 14號山東省滕州市農業面源治理與監督指導試點工作方案.pdf